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深入贯彻胡主席富国强军战略思想,牢固树立"大国防"意识,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发展路子,5月19日至6月2日,重庆市委、市政府、警备区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强化国防观念、提高动员能力、推动融合发展"为主题,分3期对98名厅(局)主要领导进行了国防动员培训.  相似文献   
2.
2010年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同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2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国防动员法的公布,是我国国防动员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夯实国防动员基础、增强国防动员能力、维护国家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3.
兰州是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是甘肃省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自古就起着“联络西域,襟带万里”的作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近年来,兰州市市委、市政府和兰州警备区坚持把国防动员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发展新路,全市国防动员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4.
二○○七年国防教育工作,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方针,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军委扩大会议精神,着眼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依据<国防教育法>、<国防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按照<全民国防教育大纲>要求,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不断提高全民国防观念,营造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社会氛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国防工业标准化论坛组委会的总体安排,论坛由主论坛和"标准与核电"、"标准与民用航天"、"标准与民用航空器"、"标准与民用船舶"、"标准与爆破器材"五个分论坛组成。将以核、航天、航空、船舶及爆破器材等领域的标准为研讨对象,为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及专家学者等提供高层次、高水准的交流平台,以加强沟通、解读政策、开拓思路、整合资源,促进国防工业标准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国防工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职权的规定国防动员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在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全国的国防动员工作;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议定的事项,由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组织实施。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本区域的国防动员工作。"本法所指的国防动员委员会,主要分为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  相似文献   
7.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军学生军训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需要,以推动学生军训工作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制度化、规范化发展为主线,深入贯彻"全国学生军训工作座谈会"精神,搞好统筹协调,加强业务指导,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课程建设,做好训练保障,全面推进学生军训各项工作落实。  相似文献   
8.
国防动员法第八条规定: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发布动员令。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2010年适龄青年应征积极性明显降低,部分地区甚至到了难以完成征兵任务的程度。要以解决这个问题为基本抓手,积极探索征兵工作改革之路。调整征兵任务分配办法。目前,我国兵员征集任务  相似文献   
10.
征兵工作实行"一个主体、两个优先"的政策,对于满足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改善我军兵员素质结构、拓展部队骨干来源、提升部队战斗力具有重大意义。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