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乍暖还寒的3月,滇东北密林深处某演兵场山峦起伏,寒风瑟瑟。××时××分,3发耀眼的红色信号弹划破云岭高原的寂静,一场陆空联合实兵演练在天地间打响。联合指挥部一声令下,滇东北腹地硝烟四起。战鹰奔袭,铁甲轰鸣,导弹呼啸,火炮齐发……新型“中将帐”内,陆、海、空、天、电五维战场态势尽显各信息终端, 各作战要素和系统互联互通,通用战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盛夏,我来到"火炉"山城,特意换下有大校军衔的迷彩服,着体能训练服,减少"差距"走进机务大队采访,一个普通机务兵的故事,直到现在,仍挥之不去。在我的采访对象中,"彬哥"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一见面就是不冷不热、漫不经心、毫不在乎,甚至有点"被迫"的感觉。这让我一开始就有点不悦,甚至犹豫改换采访对象。大队党委推荐了数名官兵,只因陈彬荣立三等功两次、二等功一次,荣获了"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是大队最老的士官机械师,应该有故事,所以我选择了他。陈彬,驻渝空军航空兵某团"模范机务大队"三中队三级军士长。1996年从  相似文献   
13.
目标:空中王者;雅号:“空中猎手”。他们的“角斗场”,是变幻莫测的天空;他们的“利剑”,是风驰电掣的战鹰;他们用自信而精湛的飞翔,砥砺高超的御敌“剑法”,铸就祖国坚不可摧的空中长城。走近成空航空兵某团3名同样有着大学本科学历、同样参加多次重大实战对抗任务、同样有着1500小时以上飞行经历、同样拥有一级以上飞行等级的35岁以下的年轻飞行员,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他们对职业狂热的爱和激昂的战斗精神,感受到了“学子风度与勇士气质”完美结合的新时代中国空军飞行员的风采。他们是——云尖上绞斗的“空中猎手”!  相似文献   
14.
摄影师刘应华拍摄的一幅照片,在"2008汶川抗震救灾摄影报道评选"中荣获金奖,同时获得全军抗震救灾优秀摄影作品一等奖。照片出名了,可照片上那名重伤员在哪里?她是谁?过得还好吗?  相似文献   
15.
2006年9月12日,我们随成空雷达某团高原雷达站换班的车队,向海拔4750米的某雷达阵地挺进。这次是我们的采访对象——该团理塘站雷达技师、三级士官李艳第21次上高原了。理塘雷达站驻守在川西北海拔4750米的卡子拉山上,是当年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经过的地方,每年冰雪期长达9个月。空气中缺氧达50%,自然环境条件十分恶劣,被称为“生命禁区”。  相似文献   
16.
伞花绽放,彩带飞舞.2005年5月20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主办的“‘雪花杯’中韩军事跳伞友谊赛”在四川邛崃落下帷幕。在为期5天的比赛过程中,两国跳伞健儿围绕男子集体定点,女子集体定点、男子个人定点、女子个人定点、男子4人造型等5个项目进行了激烈角逐。  相似文献   
17.
"任性"这个在网络上很火的词,用在蒋佳冀身上也很贴切。在某海域成功执行飞行任务后,他直接飞出一个横滚,副参谋长问:啥意思?没看懂。蒋佳冀得瑟地说:"高兴呗!"作为一位"80后"的战斗机飞行团长,他不仅帅气,而且阳光、自信、成绩卓著。从一名普通的城市青年成长为一把空中尖刀,除了天赋使然,更重要的是,由战位唤起的那种内心的血性和使命担当。蒋佳冀不仅是一飞冲天的搏击鹰,更是"80后"的感召者,这也许是这个典型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冬日的红土高原,一场携多兵种联合防空与地面目标攻击对抗演练,正在成空两支新机部队间展开。记者乘车来到演练现场的指挥塔台,夜幕初降的机场已是一片忙碌、随着蓝色荧光指挥棒发出的指令,战机滑向跑道,顷刻间列阵苍穹。据悉,参加这场空中实兵对抗双方的主角,一支是传统强队"红军",一支是后起之秀"蓝军",都装备着新型战机。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1月28日上午10时许,西藏拉萨机场。■一架庞大的军用运输机徐徐降落,渐渐停稳,舱门打开,一百余名身穿绿军装,背着行军包的新战士缓步走下飞机。■2002年首批进藏新兵空运成功!  相似文献   
20.
高原雄鹰     
刘应华 《环球军事》2012,(18):F0002-F0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