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1.
跟踪分析了国内外战斗部威力/目标易损性评估软件的发展现状,建立了战斗部威力/目标易损性评估软件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框架.确定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并完成各个模块的功能分析.基此开发了反导战斗部毁伤评估软件,给出了评估软件的应用实例.该研究工作可为战斗部威力设计和目标易损性评估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2.
贯彻落实好军委提出的依法从严治军、确保部队安全稳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是各级干部的重要职责。从一些单位的调查看,要履行好这一重要职责,大力提倡和营造敢抓敢管的风气尤为重要。要努力形成敢抓敢管的良好风气,应重点把握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筑牢敢抓敢管的思想根基。认识是行为的先导。能否形成敢抓敢管的良好风气,首先要在着力提高各级干部对敢抓敢管的思想认识上下功夫。(一)充分认清敢抓敢管是讲政治、顾大局的根本要求。有些干部之所以存在着对单位发生的歪风邪气不敢抓不敢管的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党性观念不强、修养不够…  相似文献   
93.
94.
“两个经常性”工作是部队建设中的重要工作,也是基层最繁琐最难做的工作。“两个经常性”工作落实得好与差,直接关系到部队的安全稳定和战斗力的提高,直接关系到“五句话”能否在基层部队落实,直接关系到军队的“打得赢”和“不变质”。虽然各单位都在认真落实“两个经常性”工作,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现象。(一)存在协调上脱节、落实上分家的现象。有的单位政工干部只注重经常性思想工作,而不过问经常性管理工作,认为那是军事干部的事;有的军事干部对经常性思想工作不管不问,认为那是政工干部的事。(二)存在领导重视、其他骨干忽视…  相似文献   
95.
胡主席提出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对于创建和形成“热爱祖同、无私奉献、英勇作战、艰苦创业、团结协作”这一“南沙精神”的海军南沙守备部队,具有常建常新的重要指导性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
边际效用递减律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具体规律,其含义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所消费的商品数量的增加,每一个新增加的消费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要比上一个商品带来的满足程度低.经济学中的这个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同样也存在.  相似文献   
97.
调查发现,一些不能通过正常渠道实现个人目的的老战士,想跑门子、找熟人、托关系办“三假”,即:假党表、假驾驶手续、假学历证明。进一步了解发现,抱有这种目的的老兵占有一定的比例,所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心态各异,时间主要集中在老兵复员前后。对此,各级领导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造成“三假”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就其心理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无颜见江东父老”的虚荣心理。有的战士认为,当党员、会开汽车光荣,个人、家庭都光彩,在亲戚、朋友面前也好看,不仅可以找个好工作,就连对象也好找。受这种…  相似文献   
98.
在设计和部署DSS时,由于对DSS体系结构认识不清,常常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对DSS体系结构的正确选择正是成功实施DSS的关键.详细地分析了第一、二代DSS模型在具体实施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的多层DSS模型,并设计了软件体系结构.该模型综合了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的优点,解决了第一、二代DSS模型存在的不足,对规划和部署DSS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
本文结合军事态势、武器威胁及战争模式,根据战场工程的发展特点,总结分析了战场工程的五种基本属性。基于自身属性变化,融合我国的积极防御思想,提出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应充分发挥战场工程的防御机制,并结合现代智能技术,构建一种基于策略调度和重构反馈机制的战场工程动态防御战法,提升人员和装备的生存能力,补充完善现代战场工程防护体系,为赢得未来战争提供必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