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7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液体推进剂液滴高压蒸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改进了现有的液体推进剂液滴高压蒸发模型,提出了一个计算高压下液滴蒸发时环境介质气体在液滴中溶解的子模型,该模型中采用了改进的R-K气体状态方程。利用本模型对丙烷在氮气中的高压蒸发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高压下液滴蒸发时间随压力和环境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压力超过某临界值时,液滴将达到超临界状态。高压下环境介质气体在液滴中的溶解是非常明显的,并且压力愈高溶解性愈大,因此在推进剂高压燃烧中必须考虑溶解性对于液滴蒸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932年3月22日至5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同志,在粉碎蒋介石对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围剿”中,以三个师两万余人的兵力,于安徽六安南部进行了苏家埠战役。此役共歼敌三万余人(内活捉敌总指挥厉式鼎、代理师长梁鸿恩和五个旅长、十一个团长以下官兵两万余人),缴获步枪12,000余支、机枪171挺、火炮43门、电台4部,击落飞机一架,给了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一) 苏家埠战役的胜利,是鄂豫皖苏区红军的一次空前大胜利。这次胜利的取得,主要是徐向前同志对敌我双方政治和军事等形势进行了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的结果。在发起苏家埠战役前,全国正处于要求抗  相似文献   
13.
RLPG 雾化模型中的液滴直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激光衍射瞬变喷雾场测量系统,进行了再生式液体炮(RLPG)环形喷嘴雾化特性的实验研究,得到了环形喷嘴瞬变喷雾场平均液滴直径的经验关系式,并与RLPG雾化模型中几个常用的液滴直径关系式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不同结构形式气液同轴式喷嘴的流量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实验方法对两种不同结构形式的气液同轴式喷嘴流量特性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喷嘴内气液相互作用和环境反压的变化对喷嘴流量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轴离心式喷嘴内气液相互作用比同轴直流式喷嘴内气液相互作用要强。对于这两种喷嘴,反压的变化对气相流量的影响规律相同,而对液相流量的影响规律却不同  相似文献   
15.
气液同轴式喷嘴雾化特性的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试验研究气液同轴直流式和气液同轴离心式喷嘴的雾化性能。研究表明:喷嘴出口扩张时可以改善喷嘴的雾化性能;气液同轴直流式和气液同轴离心式喷嘴都存在一个合适的缩进长度,在改善喷嘴雾化特性的同时对总流量影响较小;在相同条件下,气液同轴离心式喷嘴的喷雾性能要优于气液同轴直流式喷嘴的喷雾性能。  相似文献   
16.
测量火焰中氢氧基分布的激光诱导荧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技术测量了不同火焰的氢氧基分布图像,简述了测量原理,讨论了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并将测量结果与自发辐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对PLIF技术在燃烧过程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尝试,证明该技术是燃烧分析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7.
基于Lambert算法的脉冲精确变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Lambert问题的求解多以二体假设为基础,从而对精确轨道控制带来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脉冲修正策略,建立了考虑摄动影响的航天器轨道动力学计算模型,在Iambert算法基础上,通过拟牛顿法对变轨脉冲进行修正,消除终端状态误差,从而获得精确的变轨脉冲.将该修正策略用于固定时间精确变轨问题,建立了两层规划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三维N-S方程,采用NND2M有限差分格式作为数值离散方法,对助推器与上面级分离过程的动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反作用推力火箭发动机的喷流对上面级弹体底部轴向作用力的影响。根据计算得到的变化规律发现,在分离距离较小的情况下,反推火箭喷流对上面级弹体的干扰作用明显,产生较大轴向作用力,对于上面级飞行稳定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凹腔超声速流场结构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超声速冷流情况下凹腔流场特性进行了试验和数值仿真研究,分析了不同构型的凹腔对超声速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5~9范围内长深比L/D对凹腔流场结构基本没有影响;在30°~60°范围内,凹腔后壁倾角θ不会改变凹腔流场整体结构和特征,但对剪切层的空间发展和凹腔回流区结构有比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热射流起爆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改进的化学非平衡流解耦方法处理Euler反应流方程,并以H2/air 9组分21方程模型对竖直喷注的热射流起爆过程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对流项采用五阶WENO离散格式,时间推进采用二阶Runge-Kutta方法。详细分析了热射流以不同速度、入射位置、入射宽度和入射倾角喷射时在爆震管内形成的流场,总结了射流参数状态影响起爆的一般规律;解释了激波、火焰的相互作用对"热点"的形成以及转变为爆震的影响,特别是激波反射对"热点"形成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爆震波通常由火焰面和固壁附近狭长未燃区域中的"热点"产生。"热点"向爆震波发展的过程是过驱爆震阶段,存在三波结构。为了实现快速起爆,应当增大射流入射速度、贴近侧壁并以适当入射角度喷射热射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