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提出了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坦克炮控系统性能指标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系统通过检测激光光斑中心来获得火炮的运动轨迹,并据此分析、计算和判断炮控系统的性能指标是否合格。整体上提高了炮控系统检测过程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92.
对雷达抗应答式欺骗干扰的特征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进,统计方法将均值与方差特征相结合定义特征因子,神经网络方法用Kohonen网络进行特征提取。仿真结果表明,2种方法都具有较好的抗应答式欺骗干扰性能,而神经网络方法性能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93.
全军八五重点型号研制项目,集成化小容量载波系列产品已陆续下部队做开通实验,从已上线的型号实验情况来看,技术战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开通后稳定可靠,深受部队的欢迎。本文以集成化十二路载波终端机为例,简要对整机性能与老设备作一对比分析。1 方框目及总体介绍 (1)整机方框图见图1,本系统共有17个机盘,11个机盘种类。  相似文献   
94.
现代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具有形体高、楼层多、规模大、群体化、功能全的特点,其内部电子设备繁多,可燃、易燃气体、液体管道纵横交错;在建筑结构上表现为竖直孔洞多,如电梯井、楼梯井、电缆井、垃圾道等。因此,不但使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而且,一旦发生火灾,由于“烟囱效应”的明显增强,势必造成火势猛烈,蔓延迅速。限于目前消防技术水平和灭火装备情况,扑救工作相当困难。所以,火灾中的“烟囱效应”研究与防治已成为现代高层建筑防火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容忽  相似文献   
95.
应用GM—3450(B)型工模具修补机及多种合金粉末,对冷作模具的棱边磨损或崩塌进行了修复试验,方便地实现了微区脉冲电阻堆焊.对修复部位进行了金相和SEM分析.证明这种修复技术具有结合强度高、HAZ小、无变形、无裂纹的特点,为冷作模具修复提供了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96.
构件式遥感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遥感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各种用户也逐渐对遥感数据的管理和处理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传统的遥感信息处理系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构件软件技术作为目前发展最快的软件重用技术,是降低软件开发费用,提高软件生产效率和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一个遥感信息处理系统,阐述了它的基于构件软件体系结构的开发思想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97.
遥感图像的小波压缩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遥感图像小波压缩方法中几个影响压缩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比较提出了较优的压缩策略,将其应用于遥感图像压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
分布式交互仿真支持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式交互仿真是当前作战模拟系统的发展方向,它对分布式计算环境提出了特殊的需求。本文在分析这些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仿真实体的通信语言,同时设计了一个支持分布式交互仿真系统开发的支持平台。实践证明,该平台对于分布式交互仿真系统的实现是简单、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介绍了点对多点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并对其性能、特点、系统容量、传输速率、调制方式、系统组网等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其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0.
翻阅今年《军事历史》杂志第1期目录,霍印章的《从吴楚七国之乱看国家安危之所系》、毛元佑的《略谈清代的暴乱及其平息》两篇文章引起我的注意。我以很大兴趣拜读这两篇文章后,颇受教益,感到这是两篇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含意深刻的佳作。两文作者以史学工作者深邃的目光,在中国悠悠历史长河中,择取不同朝代但有着相似历史背景的社会动乱事件进行剖析,读罢使人为之一震。我认为文章的匠心之处主要在于:(1)作者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向人们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