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1.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编者按]  相似文献   
22.
一头驴子不小心摔到一口枯井里。它哀怜地叫喊求救,期待主人把它救出去。驴子的主人召集了数位亲邻出谋划策,大家确实想不出好的办法搭救驴子,倒是认定,反正驴子已经老了,“人道毁灭”也不为过,况且这口枯井迟早也要填上的。于是,人们拿起铲子,开始填井,当第一铲泥土落到枯井中时,驴子叫得更恐怖了——  相似文献   
23.
面对当前军事变革对干部能力素质提出的新目际、新要求,黑龙江某预备役炮兵团党委始终着眼部队发展需求,在建没高素质人才队伍上下功夫、谋发展,时记用打赢的标准历练人,用全新的思维培养人,用完善的制度激励人,不断创新学习成才环境,逐步走出一条适合预备役部队人才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4.
黑龙江某预备役炮兵团党委在抓团队全面建设中,严格按照“两应”和“两个能力”的要求,以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瞄准前沿演兵、砺兵。尤其是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团党委“一班人”未雨绸缪,开拓创新,精心打造“学习型”团队,本着“拓新路、创业绩、靠前沿、争第一”目标抓建设,在“合心、合力、合拍”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党委的凝聚力和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先后被军区和省军区评为“预备役部队建设先进单位”、“先进团党委”和“全面建设先进团”;被黑龙江省政府评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和“国防教育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25.
领导机关的检查考评带有明确的工作导向性,其运作是否得当,要素是否齐备,原则是否明确,直接影响着基层官兵的工作热情,影响着基层建设的质量,更影响着基层“全面建、整体上”的效果。领导机关在组织检查考评中,要坚持正确的工作导向,就应注意把握好六个原则。全面...  相似文献   
26.
当今世界正值军事科学、国防科技飞跃发展的时代。而贫困地区后备兵员文化素质日趋下降与当代国防建设越来越高的文化需求形成强烈反差,令人担忧。 贵州沿河自洽县是国家级特贫县。由于60%以上的青年赴发达地区打工,在乡青年少,且文化素质僻低,影响了当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征兵工作。该县黑獭乡70d0多人口,在去年8月整组中定征兵预征对象时,初中文化以上青年仅12人报名。到冬季征兵时,原定12个预征对象有10人外出打工未归。11月该乡进行征兵动  相似文献   
27.
贵州沿河县人武部多年来坚持发扬我军政治工作光荣传统,切实加强政治建设,成了远近闻名的武装工作先进县。全县武装部门、民兵组织多次受到国防部、省、地、县有关部门表彰。  相似文献   
28.
为了评估由于侦察区域大、目标机动性强等特点而建立的炮兵地面侦察配系的效能,运用排队论方法,建立了侦察配系效能评估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对侦察配系效能的影响,把侦察区域按照距离的远近划分为不同的范围来进行侦察配系的效能评估.当目标流的速率发生变化时,依然可以灵活运用该模型对侦察配系的效能做出准确的评估.以雷达侦察配系为例,论证了评估模型在侦察效能评估中的可行性,为侦察配系效能评估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9.
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侦察装备效能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侦察系统性能参数的不确定性,本文把灰色理论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运用灰色层次分析综合评估模型,对侦察系统的效能进行评估。用专家评估分析法确定侦察装备效能评价指标权重,用灰色评估理论建立侦察系统效能评估模型。以某常规侦察雷达为例,用建立的模型进行量化评估,充分利用决策者的判断信息,较为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验证了评估模型的可靠性。该模型可为部队作战提供装备的效能数据,为发展新型装备提供依据。其方法和成果可供其它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时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0.
红军长征中要穿越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能否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并贯彻落实,对于红军顺利完成战略转移任务意义重大。为此,红军在长征途中大力宣传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消除民族隔阂;实行民族自治,帮助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和武装;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争取少数民族群众参加红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这些政策和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不仅保证红军顺利通过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到达陕北,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进而推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