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天津某预备役师近年来紧紧围绕"聚焦打赢练精兵,提高能力强素质,开拓创新谋发展"的思路,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和实战演练,并与后勤指挥学院联合开发了《预备役部队后勤动员与指挥系统》,使后勤动员保障指挥速度提高了十倍,从而使后勤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22.
河北省秦皇岛某预备役旅立足未来战争需要,努力在提升整体战斗力上做文章,他们把增强部队的"双应"能力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全面检验部队,他们组织了一场"兵演渤海锻铸钢铁劲旅,应急应战用我火力拳头"的拉动演练,取得了发发命中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23.
在飞机上看《贵州都市报》,看到一条消息,说是一个叫王小帅的年轻导演2009年将拍摄一部叫作《大三线》的纪录片,镜头下面是为大三线建设而离开家乡的一个巨大群体。上个世纪60年代,在中苏关系紧张、苏联专家接连撤走的背景下,中央决定开始实行三线建设的策略,将部分军工基地转移。  相似文献   
124.
张成羽  万国柱  伍宏波 《国防》2008,(11):49-49
为进一步促进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组织落实,着力解决"交叉编兵、重复编兵,有编无兵、纸上编兵,编非所训、编非所用"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提升民兵预备役部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  相似文献   
125.
“活雷锋,邱应发,济贫困,千百家……”一首新编“三字经”在湖北武汉流传着。邱应发,一位褪尽荣光的昔日战斗英雄,退伍20多年来,扶贫济困,热心助人,先后捐款10多万元,帮助多达1000人,他因此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爱心英雄”、“爱心大叔”。  相似文献   
126.
3月以来,湖北省麻城市出动万名民兵,沿京九铁路麻城段植树造林。这是京九铁路贯通以来,该市第6次成建制组织民兵举行“构筑京九绿色长廊”大会战。  相似文献   
127.
赵铁坚  万国柱 《国防》2002,(11):60-61
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是探讨国家为了满足战争要求所进行的与战争动员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指导规律,阐明经济动员准备和实施的任务、内容、原则、制度、方法和措施的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国民经济动员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与发展.加强经济动员理论研究,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国民经济动员实践工作,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做好新形势下经济动员工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8.
军委江主席曾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唯物辩证法,讲究思想方法,注意防止和克服认识上与工作中的片面性。”全军抓基层座谈会不仅明确了当前抓基层的思路、对策和要求,而且贯穿和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今年是大抓基层年,调查研究年,转变作风年。机关如何发挥职能作用,实施有力的指导,抓基层怎么抓?怎样提高抓基层的整体效益?如何正确处理好“抓”中的各种美系,提高指导基层工作的质量?这里编发一组来自江西省军区部分军分区和县(市、区)人武部领导谈机关抓基层的体会,或许对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9.
“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恐战争,对涉嫌制造“9·11”事件的本·拉登及其领导的“基地”组织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基地”组织几近土崩瓦解。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恐怖分子是不愿善罢甘休的。他们发誓要同美国斗到底,并且扬言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报复美国。恐怖分子的威胁并非危言耸听,最近搞得美国人心惶惶的“脏弹”就是恐怖分子们可能用来发动恐怖袭击的“撒手锏”。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