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起凤 《国防科技》2002,(6):59-62
航空工业是台湾军事工业的重头戏。台湾航空工业是蒋介石从大陆逃跑时随迁的相关兵工厂合并成立介寿一厂开始的。该厂在50~60年代期间除了制造活塞式双座教练机PT—17型之外还从事一些航空维修工作,在这一段时间里台湾的航空工业还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军陆战某旅,人们习惯称之为中国海军陆战队。中国海军陆战队作为一支威震华夏的部队,一支享誉世界的部队,往往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本刊2006年8A上刊登了“探访中国海军陆战队”一文后,在读者中引起了较大反响。不少读者朋友还打来电话,希望了解中国海军陆战队的相关背景。的确,这支年轻而又神秘的部队,是怎么组建的?其前身是陆军还是海军?它过去有什么特色?等等,对于中国海军陆战队成立之前的这诸多情况,不少读者朋友往往知之甚少。而且,在以往的一些报道中,有关海军陆战队组建的背景,还往往把一些相关内容弄错,例如,海军陆战队的原建制归属、驻扎地点等,甚至以讹传讹,也应给予纠正。本文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的文章,或许能有助于读者解开心中的迷团。  相似文献   
3.
马续凤 《现代舰船》2012,(2):45-49,51
苦战金门记得担任报道员时,我经常到全团各个连队采访,也就得以听到军营里流传的各类"野史"。我曾听到一些老兵说,第二十九军军旗在抗美援朝中被美国人缴获了。其实这是无稽之谈,第二十九军根本就没有参加过抗美援朝,1950年第二十九军就被撤销了。要说二五三团因金门战斗受损,那倒是事实。由于情报不准确、判断失误和决策不慎,金门战斗致使我参战部队遭受了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Peapods是指将富勒烯(Fullerene)或内嵌富勒烯(Endohedral Fullerene)填充进单壁碳纳米管(single Wall Nanotube,SWNT)而成的一类新型碳材料。对Peapods的制备、结构、性质及其应用做了较详细的介绍与评述,并制备了Sc2@C84@SWCNTs的豆荚结构。  相似文献   
5.
6.
梅霆  欧阳晓东 《国防科技》2018,39(2):037-040
文章探讨"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的基本内涵,分析当前推行"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面临的主要困难,从转变思想观念、健全法规体系、建立长效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信息网络五个方面提出了建立"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反恐、防暴的需求,介绍了一类新型的化学发光材料(亦称化学冷光材料)的相关定义及分类,阐述了化学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制备技术及其独特的应用性能,以及它们在军事、民用等领域中表现出的潜在的研究价值,并对其在防化(装备)领域的应用前景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9.
光学材料抛光亚表面损伤检测及材料去除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抛光后光学元件仍然存在亚表面损伤,它降低光学元件的抗激光损伤能力和光学性能,为去除抛光亚表面损伤以提升光学元件使用性能,需要对其进行准确检测和表征.首先,采用恒定化学蚀刻速率法和二次离子质谱法分别检测水解层深度和抛光杂质的嵌入深度.然后,使用原子力显微镜检测亚表面塑性划痕的几何尺寸.通过分析表面粗糙度沿深度的演变规律,研究浅表面流动层、水解层和亚表面塑性划痕间的依存关系.最后,建立抛光亚表面损伤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抛光材料去除机理.研究表明:水解层内包括浅表面流动层、塑性划痕和抛光过程嵌入的抛光杂质;石英玻璃水解层深度介于76和105nm之间;抛光过程是水解反应、机械去除和塑性流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去除直达波干扰,从强的直达波干扰背景中有效提取SISAR侧影成像的目标全息信号,提出了对接收的含有目标全息信号和强直达波的混合信号直接进行包络检波,然后通过对检波后的输出进行时域的正交分解,恢复目标的全息信号的新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