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乐 《环球军事》2010,(5):59-59
每一个情报部门都有一套复杂的密码系统,这套系统就像遍布人体的血管一样让整个情报肌体得以顺畅的运转。这样一来,有一个人在这个系统中就居于十分敏感的位置,他就是译电员。译电员往往掌握着情报机构几乎所有密码,经手着大部分来往的情报,如果译电员被俘或叛逃,整个情报系统对敌人来说都将没有丝毫秘密可言。所以,无论哪个国家的情报组织都会像人类爱护眼睛一样保护自己的译电员。  相似文献   
82.
国家实力有四个要素:政治力、经济力、外交力和武装力量。对日本而言,无需考虑本国武装力量,但还是有考察美国军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3.
据“俄塔社”2009年10月29日报道,马来西俄国防部长阿末扎希称,马来西亚国防部拟于2010年底前淘汰空军装备的“米格-29N”歼击机。淘汰原因是飞机日益增长的维护和使用费用。“米格-29N”歼击机退出服役后它们的任务将由18架“苏-30MKM”多用途战斗机承担。马来西亚当时是以比较便宜的价格采购的“米格-29”型飞机,但它们的维护和备件费用却非常昂贵。  相似文献   
84.
钱帆 《现代军事》2010,(6):48-53
巴基斯坦前空军上校Sultan M.Hail撰文阐述了巴基斯坦与中国合作,自主研发空军战斗机的台前幕后,并详细介绍了巴空军JF-17“雷电”(中方称为FC-1“枭龙”)战斗机的性能与各项参数,本刊编译并刊载此文,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5.
刊发在2008年3月《美国武装力量》杂志上的这篇文章是对未来“9·11”的一次大胆假设。虚构的故事设定在2011年的9月11日,引人入胜的情节背后隐藏的是未雨绸缪的多虑,精心拟定的建议也多少透露出几分霸气。但正如文所说,随着人类对海洋的不断开发,海底世界这个人们无法看清的领域,将为充满危险的袭击提供最后的庇护。文章虽是针对美国而写,但对于世界其他同样依赖于海洋的国家来说,这种担忧也绝非“杞人”之举。  相似文献   
86.
他的父亲曾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探员。他曾经用忠诚赢得美国政府的绝对信任,被派到保存政府最机密文件的“黑室”工作。正是这份工作让他开始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了怀疑和愤怒,最终他选择了背叛。事发后,他被判入狱40年。不过,两年后他就在一部电影的启发下成功越狱,在做了19个月的蒙面劫匪后再度入狱。不久,他的传奇经历被搬上了银幕,还在狱中的他也实实在在地当了一回主角。  相似文献   
87.
上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从苏联手中继承了红红火火的武器出口贸易,在其获得的红利中,几乎有一半是由Su-27/30战机换来的。尤其是在亚太和南美地区,Su-27/30获得了普遍认可和巨大的成功,印度、越南——以及后来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委内瑞拉……部是这种著名战机的客户。但许多人部没注意到,在亚太和南美上空飞翔的Su-27/300并非产自一个飞机制造商,他们分别来自阿穆尔共青城航空制造联合体和伊尔库特飞机制造厂,上述两个飞机制造商在同外市场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88.
军工电子已经在防务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欧洲军工电子市场发展值得关注。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推进,世界各大防务公司都在逐渐改变"单一武器生产者"的身分,不但要进行武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