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增强领导班子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子合力 ,即班子成员在工作中互相配合、互相支持 ,紧密团结合作所产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班子合力如何 ,直接影响到领导活动的效能以及群体目标的实现。班子合力强 ,不仅使每个成员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而且能树立班子整体威信 ,充分发挥整体效能和政治核心作用。反之 ,就会削弱其凝聚力、战斗力 ,造成成员间关系紧张 ,风气不正 ,内耗严重 ,决策失误 ,执行不力 ,甚至给实际工作带来严重的损害。形成班子合力的基础是同心同德。 (一 )班子成员要有共同的思想基础。班子成员只有统一思想 ,才能统一行动。必须始终坚持“两个武装” ,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2.
最近,笔者通过一组抽样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有96%的青年对当前的国际局势和我军的现代化建设非常关注,94%的人认为国防建设需要大力加强,38%的适龄青年自己迫切想去当兵,51%的人认为只要需要我去入伍当兵,我一定履行好职责;只有11%的人不怎么想去当兵。由此可见新世纪青年的入伍观。 青年入伍观为何会有这些变化?剖析原因主要有三:首先是兵役制度改革后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23.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新时期做好党的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是当前人武部门的重要任务。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强化党委“一班人”的创新意识,弘扬进取精神。要紧紧围绕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大局统一思想、理清思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寻找解决民兵工作  相似文献   
24.
在科技兴训大潮中,民兵预备役要赶上时代的浪潮,就必须主动走出“三个误区”,进入“三种状态”。 一是走出重数量轻质量的误区,进入质量训练状态。目前,民兵预备役人员的训练,多数仍是满足于训练“人头数”的完成。就我国当前的财力,加强民兵预备役人员的质量训练,需建立各种专业技术分队和训练基地,将专业技术兵的训练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要立足现有装备挖掘潜力,使现有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 ,系统研究了广义农业在发展中对“资源、环境、人口、社会、经济”要素的需求及其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限制 ,并提出实现农业生产的“经济技术、社会公正、环境稳定”目标的途径  相似文献   
2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人们逐渐意识到,在新课程环境下促使教师理念与行为的变革,将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证。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地理课程的特殊性质和功能为基础,阐述了当代地理教师从事地理教育教学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构建了基于新课程的地理教师专业结构。探讨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专业技能发展,对于改革师范教育,优化培养模式,加强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建设和提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王立新 《国防》2008,(2):47-48
石油是国家战略资源,石油基地是国家重点经济目标,其安全直接关系国计民生和战争保障。纵观近期几场局部战争,空袭反空袭成为主要作战样式,石油基地成为空袭的重点经济与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山区农村的行政、生产组织、产业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民兵基层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现就此谈点看法。 一、兵员难落实,造成民兵组织“悬空” 由于山区农民居住分散,点多面广,人员难以集中,加之近几年市场经济的冲击,农村适龄青年外出  相似文献   
29.
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当前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维护稳定,既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更是我  相似文献   
30.
四川省通江县人武部采取学理论、搞整风、树形象、见行动等方法,在人武部机关广泛开展革命人生观教育和思想作风整顿,为人武部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工作新局面,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