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论神圣军魂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建军学说的首要问题,是我军永远不变的神圣军魂。我军的军魂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和人民军队建设实践中铸就的,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建军治军规律的正确反映。铸牢军魂,要科学地把握神圣军魂的理论依据,历史地把握神圣军魂的实践基础,现实地把握神圣军魂的思想保证和人才诉求,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全军,保证枪杆子牢牢掌握在忠于党的人手里。  相似文献   
22.
任何决策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同利益问题有关,都是为实现一定主体利益或调节某种利益关系而产生和存在的,因而无不或多或少地具有这样那样的道德意义。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在实践中能产生积极的、理想的效果,和其伦理思想的科学性、先进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研究毛泽东的决策伦理思想,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说,指导决策实践,增强人们的决策伦理观念和贯彻决策的自觉性,都是有一定帮助的。  相似文献   
23.
吴起是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的军事思想集中体现在《吴子》一书中。历代著名军事家和学者,一向把《孙子》和《吴子》并蒂称之为“孙吴兵法”奉为兵学圣典而广泛流传。K吴子》不仅在战略、战术方面探察到了许多神奇的战争规律;在军事伦理思想方面,更容纳了前人所不及的丰富内容,包括“义、强、刚、暴、逆”的正义战争观、“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的国防伦理观、“以治为胜、教戒为先”的军人道德教育思想,“良将”的德行论等,对古代军事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大促进,对今天军队的道德文明建设,也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  相似文献   
24.
戚继光的武德教育有明显的层次性差异。根据(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的思想及戚继光的武德治军实践,可以把戚继光的武德教育划分为两个层次,即:基本层次和高级层次。(一)基本层次的武德教育戚继光的基本层次的武德教育是以全军将土为教育对象的,也可以说是对全体军人进行的以建军宗旨为核心的普遍道德教育,意在提高全军将士的思想道德觉悟,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纪律、统一军风、统一行动。从教育内容上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1.以“卫国保民”为宗旨的“忠义”教育何为“忠”和“义”?传统的军事伦理观认为,报效皇上、报…  相似文献   
25.
《中外军队政治教育思想通史》是全军军事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由空军政治学院佟明忠、张福寿主编,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考察古今中外军队政治教育思想历史和逻辑发展的学术专著。该书以纵贯古今,横跨中外的恢宏气势,对军队政治教育思想作了全面阐述,填补了军队政治工作理论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它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我军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军人的政治素质,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进一步充实军队政治工作学的理论体  相似文献   
26.
陈胜、吴广直接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失败后,推翻暴秦政权、完成陈胜、吴广起义初衷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刘邦、项羽身上。在长达8年的反秦斗争和楚汉战争中,刘、项二人演出了一幕幕斗智斗勇的历史活剧。最后结局是刘邦一统天下,建立了大汉王朝;项羽兵败该下,凄惨别姬,乌江自刎。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这是至理名言。刘邦、项羽的胜败结局再次说明,胜负固然是许多因素促成的,但是“人和”优势的得与失,是能否赢得军争胜利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那么,“人和”的局面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比较刘邦与项羽的个性特…  相似文献   
27.
古老而文明的中国,军事文化源远流长。在祟尚道德的国度中,军事文化不可避免地注入“礼义之邦”的文明,放射着灿烂的武德光华。文明的“礼义之邦”,创造了同样古老而文明的武德文化。中华武德文化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揭示和展现着中华民族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其形成发展规律和基本内容来看,它既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亦内含着民族文化的一般。但是,在浩瀚的中国史学著作中,关于中华武德史的研究几乎还是一个空白。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对华夏文明的研究,尤其是对中国军事文明研究的视野。见于此,在解放军出版社和《军事历史研究》等…  相似文献   
28.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满族人,庙号清太祖,生于1559年,卒于1626年,建州女真首领,爱新觉罗氏,后金的建立者,清王朝的奠基人,曾受明朝册封,任建州卫都督企事、龙虎将军,是我国古代满族的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被满族民众尊称为“罕王”。在我国东北地区至今尚流传着“罕王”治军打仗的许多趣闻。《清史稿》有纪。满族是女真族的后裔,是我国众多兄弟民族之一,长期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明朝建立后,在女真族居住地区设立了大批卫所,主要分四大部,即建州部(今辽阳、沈阳东一带)、长白山部(今吉林省东部敦化一带)、扈伦部…  相似文献   
29.
怎样正确认识、实现和永远保持军队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这是当代军队革命化建设提出的新课题,很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纯洁性”一词是近代使用和流行的.在古代,“纯”与“洁”多是分开使用.从思想道德修养方面来说,所谓“纯”,主要含义是纯一、纯粹、纯正不杂的意思.如《诗·周颂·维天之命》说,“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庄子·刻意》说,“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另外,“纯”还作美、善、好、皆等解释.所谓  相似文献   
30.
《吕氏春秋》亦称《吕览》。《汉书·艺文志》著录为二十六篇。今本分二十六卷,共一百六十篇。该书成书于公元前241年至前239年之间,系战国未秦相吕不韦集会门客共同编撰。尽管该书为杂家代表著作,但主导思想体现了吕不韦的政治观点,其政治目的是为完成统一大业和即将新兴的秦王朝的长治久安提出一套完整的策略和理论.它主张秦国要统一天下,主张用兵重农、法术刑赏,但同时又强调民为立国之本.在军事伦理思想方面,力主上德、顺民、义货、义兵等。一、“先德后武”的上德顺民适威说《吕氏春秋》专立有《上德》、《先已》、《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