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洛克希德·桑德斯公司正在研究综合声与雷达数据的融合过程。声和雷达数据是高度互不相关的,它们可提供有关每个目标的互补信息。因此,融合过程使之有可能利用组合分类器的输出产生一种可信度高的目标识别(可靠的ID),分类器的输出包括:声波形、雷达信号特征和航迹形状 而由单个分类器进行可靠的识别是不可能的。通过融合过程可以减少目标位置误差和改善量测与航迹的互连过程。 由于融合过程是高度非线性和自适应的,因此,仿真是必不可少的。用多次重复的具有嵌入式传感器模型的仿真来建立多目标情景,以便激励融合过程。在仿真情景期间,用测量的声和雷达数据产生传感器输出的逼真描述。融合过程对分类和传统的跟踪器使用了神经网站。使用与目标ID有关的数据,以便选择最优的跟踪器参数。 对雷达和声数据的特定实例,验证了使用仿真来设计传感器融合处理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对于各类型的传感器或数据融合也是有价值的。例如:可在非军事应用中使用仿真,在这种应用中有关复杂系统状态的多源数据可用来控制其他数据和收集并做出最优决策。一般,仿真可用任务级指标,如成本、生存概率和杀伤概率来评定融合过程的好处。仿真对于优化融合过程的任何自适应“子部件”如神经网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22.
目前,美国实用的潜艇用电气和电子系统设计实际上是彼此独立的。这样的实践限制了利用过去几十年所获得的技术进步的优点。为了使潜艇平台的能力最大化,必须综合传统的、具有类似处理和通信要求的各个系统。本文研究和分析一种可能的称之为FIFT C~3I系统的实现,该系统综合支援潜艇任务的所有主要的电气和电子系统。这样的系统必须有容错能力,以致于使综合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安全性等于或优于要替换的现有系统。这种方法的优点很多且可用现有技术和部件实现。  相似文献   
123.
124.
125.
126.
127.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具有附加高斯噪声的一般非线性量测模型的分布式参数估计算法。我们证明:当扩展为多传感器情况得出一个线性融合规则时,由Kulhavy′提出的贝叶斯-闭式估计算法与局部的后验密度的形式无关。特别是Kulhavy′算法产生一组表示局部传感器密度的简化的充分统计量(RSS),这是在全局处理机中进行简单地相加和相减而获得最优融合。我们讨论了关于贝叶斯-闭式算法的各种近似值,得到非线性量测模型的实际参数估计器,并将这种近似技术应用于纯方位跟踪问题。把分布式跟踪器的性能与基于在修正的极坐标(MPC)中实现的广义卡尔曼滤波器(EKF)的另一种算法作了比较。已经证明:从通常的EKF意义上讲,贝叶斯-闭式估计器没有发散,因此在单向和双向发送方式中都可以利用贝叶斯-闭式技术。  相似文献   
128.
潜在故障状态可测的一种故障检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系统的功能故障状态和潜在故障状态两方面讨论了故障检查模型,基于延迟时间模型推导了系统的期望可用度模型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讨论与验证。  相似文献   
129.
马来西亚半岛和马来西亚东部被一片广大的海域天然地分为两个主要的领土实体,因为这一事实,马来西亚的国防规划和部署以这一需求为中心。将马来西亚武装力量分为两部分.在每个地区维持足够的军事力量。  相似文献   
130.
Explosive welding technique is widely used in many industries. This technique is useful to weld different kinds of metal alloys that are not easily welded by any other welding methods. Interlay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 improve the welding quality and control energy loss during the collision process. In this paper, the Ti6Al4V plate was welded with a copper plate in the presence of a commercially pure titanium interlayer. Microstructure details of welded composite plate were observed through optical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Interlayer-base plate interface morphology showed a wavy structure with solid melted regions inside the vortices. Moreover, the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analysis in the interlayer-base interface reveals that there are some identified regions of different kinds of chemical equilibrium phases of Cu–Ti, i.e. CuTi, Cu2Ti, CuTi2, Cu4Ti, etc. To stud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plates, mechanical tests were conducted, including the tensile test, bending test, shear test and Vickers hardness test.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explosive welding process was performed with coupled Smooth Particle Hydrodynamic method, Euler and 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 method. The multi-physics process of explosive welding, including detonation, jetting and interface morphology, was observed with simulation. Moreover, simulated plastic strain,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profiles were analysed to understand the welding conditions. Sim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layer base plate interface was created due to the high plastic deformation and localized melting of the parent plates. At the collision point, both alloys behave like fluids,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a wavy morphology with vortices, which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