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3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6篇
  197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Office of Under 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Washington, D.C. S. M.SeltzerControl Dynamics Company, Huntsville, Ala and M.E.WarrenSystem Dynamics, Ine, Gainesville, Fla.  相似文献   
32.
比巡航导弹、高能激光武器更重要的突破性的计划正在进行,几种不同类型的飞机在研制中,一部分已经过两年多试验飞行。 自从1978年初以来,美国一直在进行“隐身飞机”的模型飞机的试验飞行。这种飞机有几种类型,其中既有有人驾驶型,也有无人驾驶型。这项计划定为绝密级。知道这项计划细节的政府官员,至多不过20~30人。操纵这种飞机的驾驶员只有极少数人。  相似文献   
33.
一九六○~七○年间一场反弹道导弹争论之后的十年间,战略形势已变化得足以使许多评论家提出需要弹道导弹防御(BMD)技术,一场关于各种弹道导弹防御方案优劣性的新争论正在来临,但是争论的条件尚远不成熟。到了一九八一年,有了更充分的理由为重新开展一场政策性争论提供了条件,争论不仅涉及根据互相确保(社会的)易损性准则在稳定美苏战略均势方面弹道导弹防御所可能具有的优点,而且也涉及以进攻为主的基本观点,而进攻为主是过去十五年中大部分时间内美国战略原则和战略态势的特点。后一个问题直接与下述因素有关:威慑的理论,以及可能的对外政策需要的能力和与美国利益相适应的美国核战略。  相似文献   
34.
美苏洲际导弹和潜射导弹的对比表明,苏联研制及部署的导弹在数量上已大大超过美国不出所料,去年苏联继续进行主要战略力量现代化计划。但是,质量提高的程度及广泛性比预料的要快一些。苏联的重点不仅仅是保持目前在运载工具、百万吨级和投掷重量方面的优势,同时也放在精度、灵活性、生存能力和多弹头分导再入飞行器洲际导弹上。苏联正在部署SS-18单一再入飞行器的导弹。SS-17和SS-19这两种携带多弹头分导再入飞行器的洲际导弹,正以预计的中等速度部署。而第4种新型洲际导弹SS-X-16已经基本上  相似文献   
35.
引言最近十年来在雷达、通信及其他军用系统内越来越广泛地采用具有电控波束能力的相控阵天线。多数相控阵天线波束形成电路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串接在每个辐射单元通道内的移相器。当控制信号加到移相器时,在天线出口便建立起所需要的微波信号的相位分布,这便使波束偏向给定的角度方向。  相似文献   
36.
短背射(SBF)天线是一种结构简单而精密的高效率发射天线。其高方向性、低旁瓣和后瓣电平使之成为卫星通信、跟踪和遥测的高增益天线阵的理想元件。  相似文献   
37.
新的反弹道导弹末段防御系统将于明年初在夸贾林岛跟踪洲际弹道导弹目标。华盛顿通讯——美国计划试验一种新的与光学探测装置连用的弹道导弹防御雷达系统,用以保护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场。预计这种反弹道导弹系统,将是80年代用于保护MX高级洲际弹道导弹的一种机动防御  相似文献   
38.
二战中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的炮弹把纳粹德国的“千年帝国”毁成一片瓦砾时,阿道夫·希特勒自杀了,从而结束了欧洲战争。于是盟军转过身全力贯注于太平洋战争。盟军在可能征服日本列岛之前将有一场可怕的流血战争。盟军从波茨坦向日本发出最后通牒:投降,要不,立即遭到彻底的毁灭。当时很少有人知道盟国的科学家已经能驾驭原子弹。这一最后通牒没有受到狂妄的日本军国主义的重视,于是战争中威力最强大的武器——原子弹在日本爆炸了。尽管第一颗原子弹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破坏力,但日本军国主义仍然在投降与否问题上争论不休。第二颗原子弹成为促使日本作出无条件投降决定的重要因素。 8月6日是日本广岛、长崎遭到原子弹毁灭性打击57周年,此事件虽早已被人们熟知,然而所有的秘密以及一切秘而不宣的内情不可能都公之于众。随着时间的推移,才有可能向人们解密这一事件前后的细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读者可以从这里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9.
“伊诺拉·盖伊”号B-29型轰炸机扔下了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弹 广岛是日本全国闻名的柳树之乡。这个被圈定面临死亡的最大的海港和制造业城市在三年半的战争中一共遭到过敌人12颗炸弹的震荡。尽管如此,城市的居民们知道得很清楚,日本在战争中正在走下坡路。在那些曾经送走过成千上百万日本士兵开赴西南太平洋作战的码头上空,笼罩着死一样的沉寂。1945年8月6日,是星期一。  相似文献   
4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展开了长达40余年的冷战,以核武器为重要标志的军备竞赛,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将全世界都笼罩在“第三次世界大战”、“核冬天”的阴影之下。1950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作出研发氢弹的决定,成为一项在整个冷战期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