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1.
综合考察军用机器人的“履历”就可知道.它们主要用于下列领域:1.直接遂行战斗任务。如在研中的固定防御机器人、步兵先锋机器人、哨兵机器人、榴炮机器人、飞行助手机器人、海军战略机器人等就属此类。2.侦察与观察。侦察历来是最危险的行当,其危险系数高于任何其他军事行动,在这一领域使用机器人是最理想的,如在研中的战术侦察机器人、便携式电子侦察机器人、铺路虎式无人驾驶侦察机等皆属此类。3.工程保障。  相似文献   
12.
肖占中 《宁夏科技》2001,(10):80-81
大家并不陌生的“熊”式轰炸机、“豹”或坦克、“响尾蛇”导弹、“云雀”直升机、“海鹰”快艇等等,都是用动物命名的现代兵器.目前.用动物命名的武器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模仿某种动物攫食、躲避敌害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及其原理,应用于武器上;二是兵器在外形上或被使用时的动作方式、功能上与某种动物相似;三是和该种动物并无联系,但为了显示其威力或优异性能.而以猛兽、猛禽等动物来命名。  相似文献   
13.
在如今的数字化世界里,加密信息无处不在。“9.11”恐怖事件发生后,美国调查人员怀疑被美国政府视作首要嫌犯的本·拉丹及其下属将一些重要信息隐藏在图片或声音文件中,以普通形式在网上进行传输,以迷惑密码破译人员。  相似文献   
14.
所谓新概念化学武器,是区别于传统化学毒剂弹药而言的一种武器。这种新化学武器由于其弹药并不对作战人员构成伤害,更不会致人死亡,也不污染环境,因此短期内还不会受国际《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限制。说它不受《禁止化学武器公约》限制,是指它既不违背1925年日内瓦议定书的内容和精神,也不受1993年1月公开签署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面禁止、彻底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军控条约《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的约束。它是一种新型概念武器。这种新概念化学弹内装的不是普通炸药,也不是常说的沙林、芥子气等种种  相似文献   
15.
很多人对青霉素并不陌生。在现代医院里,青霉素是一种非常普通而常用的药物。然而,有谁知道,就在五、六十年前,青霉素还是价值千金的名贵药品。那时流行着许多传染病,如猩红热、白喉、脑膜炎、淋病、梅毒等,这些疾病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病人悲惨地死去。而青霉素的发现和广泛使用,给那些在种种传染病折磨下的人们带来了生机,也带来了希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青霉素的发现开辟了世界现代医疗革命的新阶段。然而谁知道,是战争的急迫需求,使得青霉素命运走红。在诺曼底战役中,一位陆军…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家图像与绘图局(NIMA)不仅是美情报界内最年轻的成员,而且是保密程度最高的秘密机构。更为重要的是,它对白官决策层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该局在不久前的伊拉克战争中,为美军攻占伊拉克提供了“近乎于尽善尽美”的地图保障,使其再一次名声大噪。经过多家媒体记者四处打探和深入调查,自成立之日起便笼罩在这个“年轻情报机构”身上的神秘面纱总算被掀开了一角,进而让世人有机会窥视该局的部分内幕。 几度出名 1999年5月8日,美国无端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后,世界震惊,中国震怒。美  相似文献   
17.
18.
当前,机器人已发展到第三代——智能机器人,其巨大的智慧潜能,已达到了令人类吃惊的程度。1997年的那场引起世人瞩目的电脑与人脑国际象棋争霸战就是典型的一例。经过9天6盘的激烈较量,名叫“深蓝”的IBM超级机器人,最终以3.5比2.5的战绩,击败了雄踞世界棋王宝座长达12年之久的卡斯帕罗夫,使棋王“计算机作画不  相似文献   
19.
在萨达姆尚未被抓获时,为了查找核生化武器及找到萨达姆的藏身之地,美军不惜冒再次被控告的风险,重新请出中情局的巫师“情报小组”一同寻找萨达姆的藏身之地。此事使人们摇头喷饭之余,多少也能感觉到美国盛极转衰征兆。这里对CIA巫师“情报小组”的可笑之举略作披露。 神秘的小木屋里住着神秘的巫师“情报小组” 在美国马里兰州米德堡云杉林深处,有两幢编号为T3561和T2562D的神秘小木屋。  相似文献   
20.
山姆大叔的士兵包多,各种各样;包好,各有各的用途。这在各国军队中堪称一景。这里仅介绍几种比较典型的“包”。境外作战人员的“救生包”美国在境外作战的部队,装备一流,待遇优厚,自卫装备齐全。但仍然无法满足他们所谓“零伤亡”作战的需要。为了有效地保住境外作战人员的性命,特别是特种作战部队的队员和飞行员,美军可谓不惜血本、煞费苦心。他们让每名在外地作战的人员都随身携带一个“救生包”,以备万一被俘或负伤,能够得到及时救助。救生包一般由2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医药用品及野外生存工具包,包括短枪、全球定位仪、军刀和用来捕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