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战术互联网子网干扰效果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对Ad hoc网络攻击的研究大多是针对网络各层协议弱点所设计,战术互联网通信设备运用了许多先进的抗干扰传输技术,协议攻击很难奏效,直接对战术互联网受扰后的网络性能评估很有必要。文章的主要工作是对战术互联网子网进行建模分析,通过设置节点接包时以概率出错来模拟节点受扰情况,分析受扰节点数、节点受扰程度不同时整个战术互联网子网的性能变化。  相似文献   
102.
如何进行贴近实际的合成火力分配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考虑到实际作战任务的多阶段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回合制对抗策略及博弈模型,并设计了高效的确切解算法。红方对抗策略的首要目标设计为每一回合均最大化蓝方的损失,且最小化己方的损失。其次,针对战术目标的优先级问题,引入了权重系数分别表示蓝方和红方不同兵力的重要性,其值越高代表其被打击或保护的优先级越高。此外,首次引入了表征红方对自身损失敏感程度的超参数,其值小即对损失不敏感,意味着可采取较激进的战术。针对相应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设计了分支定价算法。实验结果不仅表明了数学建模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而且验证了分支定价法相较于遗传算法的优越性。对抗策略设计、优先级量化方案以及损失敏感程度度量的合理性也得到了充分验证。此外,该新颖的对抗博弈模型及算法部分表现出了与传统兰彻斯特作战模型的一致性;而可调节的损失敏感参数,使得模型具有较好的兵力分配的灵活性,在达成战役目的的前提下,可实现兵力的阶段性投入并避免某一阶段无某一类型兵力可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106.
考察内部网络数据的安全传输与访问需要,通过对数据资源分布粒度和操作权限多重性的 分析,给出资源的操作模型,并提出双向验证的安全控制策略。最后,讨论了如何提高控制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7.
有效合理地建立指标体系是对战术互联网进行效能评估的前提与基础。通过对战术互联网的网络功能结构进行分析,从业务和战术层面提出较为全面的指标系统,在分析粗糙集的基础上,提出粗糙分布函数的方法,通过对指标系统的单点性及协调性进行定义分析,在明确的指标体系基础上进行指标约简处理,从而达到精简指标的目的。最后提出"满意度"指标评价体系,对已建立的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8.
提出了一种基于LSSVM的针对JPEG图像的信息隐藏盲检测算法。该算法在提取JPEG图像的12维特征向量的基础上,通过LSSVM分类器对待测图像进行分类,以达到检测载密图像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构建的LSSVM分类器对载密图像进行盲检测时,正确检测率较高,能够实现针对各类JPEG图像信息隐藏算法的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109.
准确地设置门限阈值是有效提高ACM模型跟踪性能的关键。基于无监督聚类理论,提出一种根据目标机动情况自动确定聚类类别数,通过对实时数据聚类区分出目标做匀速或匀加速运动状态时刻的数据集。再通过加权求解类内样本点的标准差来确定ACM模型的门限阈值。该方法能够根据实时数据自适应的确定门限阈值,计算简便。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能自动确定类别数且分类准确,对噪声标准差估计准确。  相似文献   
110.
通过改变Ti靶弧电流,在自行改造的多弧离子镀膜机上制备了不同Ti含量的(Cr,Ti)N复合涂层。研究了不同Ti含量对涂层沉积速率、成分相结构、表面形貌及纳米硬度等性能的影响,对涂层的硬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Ti含量的增加,复合涂层的沉积速率提高,晶粒尺寸变小,粗糙度降低。涂层的择优取向从(111)晶面逐渐过渡到(220)晶面;其相结构由CrN类型结构转变为TiN和CrN并存的混合相结构,最后转变为TiN类型结构。Ti的加入可显著提高复合涂层的硬度,当Ti在金属元素中的原子数分数为0.62时,复合涂层纳米硬度最高,为35GPa。与CrN涂层相比,CrTiN复合涂层具有较低的滑动摩擦因数和较高的抗滑动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