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从1999年3月25日至4月6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13国联军对南斯拉夫联盟先后进行了12轮代号为“联盟行动”的空中打击。而且仍将继续扩大空袭规模,亦可能动用地面部队。这次“联盟行动”是美国实施新军事战略的一次实践。  相似文献   
12.
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电子对抗飞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军用运输机等用于保障空中军事行动的作战支援飞机的性能不断增强。使航空兵的空中支援作战能力、远程作战能力、电子对抗能力、预警指挥能力、空中机动能力大大提高,总体作战效能成倍增长。因此,这些飞机被称为空中力量的“倍增器”。本文就上述几种作战支援飞机的发展历程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3.
2004年2月16~27日,印、美空军在印度瓜廖尔空军基地,实施了“对抗印度04”(Cope India 04)空军演习。美国参演部队为太平洋空军司令部第11航空队第3战斗机联队,共出动6架F-15C战斗机,2架C-5大型运输机,官兵140余人。印度空军则基本上倾巢而出,出动了除“美洲虎”外的所有现役主力战斗机——“苏-30MKI”、“幻影2000”、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军事大国不断加强无人机的研制和改进工作,无人机的作战任务正由传统的空中侦察、战场监视和战情评估等向战场抑制、对地攻击、长时预警,甚至空中格斗等领域转变。可以预言,在21世纪的战场上,特别是空中作战中,将会有大量无人机参战,空中作战的面貌必将发生极大的改观。展望21世纪的无人机,其重点将向隐身、进攻性、高空长航时、战略预警等方向发展,在未来的空中战场上,无人机  相似文献   
15.
以“控制”为“轴心”的新战争形式——“高控制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翔 《国防》2003,(5):25-26
战争带给军事理论研究工作者最珍贵的“礼物”,是它所展示的新面貌和新特征,启示我们积极探寻应对未来战争的制胜之道。如果要对伊拉克战争的面貌和特征作一个描述,我认为,这是一场“控制层次高、控制需求高、控制程度高”的“高控制战争”。  相似文献   
16.
2003年3月20日巴格达时间4时55分左右,2架 F-117A 隐身战斗轰炸机从科威特空军基地起飞,直扑巴格达,拉开了伊拉克战争的序幕。这场战争是美军以“空、地、海、天”多维力量,全方位控制伊拉克战局的一场高控制战争。控制是战争筹划者的基本目标之一。正如战争的技术基础由一般技术发展到高技术、从而催生了高技术战争一样,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对战争的控制活动已由一般控制向“高控制”发展,从而推动“高控制战争”登上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7.
作战飞机是近百年来发展最快的武器装备。由于空中力量高势位的优越性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作战飞机在21世纪仍将一如既往受到重视,并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快速发展和开辟新的性能增长领域。综合分析军事技术、作战理论等因素的发展变化,初步预测21世纪上半叶作战飞机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全面信息化是总体趋势随着人类步入信息时代,信息作战的需求牵引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作战飞机必将呈现出全面信息化这一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于当地时间5月7日年夜,悍然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3人死亡,20多人受伤,馆舍严重损坏。这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侵犯,是对《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的肆意践踏。我们现代军事杂志社全体同仁,对北约这种惨无人道的罪恶行径表示极大愤慨和最强烈的抗议,我们坚决拥护我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北约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必须立即停止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通过谈判解决科索沃危机。现代军事杂志社一九九九年五月十日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信息化战争已逐步登上战争舞台,但生化武器在战争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并未改变。一些国家仍把开发生化武器争夺生化优势,作为维护安全利益的重要战略手段。国际军控与裁军难以遏制生化领域的对抗、发展和扩散势头。民用生化技术发展带来的潜在危险与国际生化  相似文献   
20.
3月31日至4月1日,我国首次举办了民用工业企业技术与产品参与国防建设展览会,这是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全面加强国防建设的又一项举措。这次展览会,显示了我国民用工业企业的巨大国防潜能,体现了国防建设走军民结合道路的发展方向,反映了我国民用工业企业参与国防建设的一系列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