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变长度的测量基线与空间构型的多样性是航天器以编队方式执行深空探测任务的优势之一,该优势的发挥与航天器编队构型重构能力密切相关.针对Halo轨道编队构型重构问题开展研究,分析了Halo轨道编队的构型特性,推导了Halo轨道编队构型重构最优控制的Hamilton方程,基于第一类生成函数构造了最优控制Hamilton方程的迭...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党不仅要继续经受执政的考验,而且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考验,面临着反对和平演变的考验。”面对“三种考验”,重温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  相似文献   
13.
人武部是部队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民兵预备役和部队后备力量建设的“一线指挥部”。加强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要在强化思想意识,纠正行为偏差上下功夫见成效。  相似文献   
14.
成都钢铁厂把拥军优属作为讲政治、固国防、兴企业、强队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效显著,多次被省、市评为双拥工作先进单位。 他们切实把“双拥”工作纳入了一级目标管理,从落实优抚政策入手,把党的温暖送到每一个优抚家庭,达到了五个百分之百的目标。百分之百的兑现现  相似文献   
15.
电子对抗技术和隐身技术的发展给空、天安全带来日益严重的威胁,全方位获取目标信息的态势感知系统将有利于及时、准确地作出决策以适应现代化战争发展的趋势。本文基于无源雷达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提出一种面向多平台感知数据融合的被动检测系统,通过贝叶斯网络技术分析监测区域中电磁环境和物理环境的有效数据,用以最大化提升目标检测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系统能为防空防天系统的监测、评估和预警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在四川绵阳市平武县南坝镇灾区传颂着一则佳话:一名预备役干部费尽周折,带着30套在外地做好的抗震救灾专用车牌,从3000公里之外赶回家乡跟随部队参加抗震救灾。他就是绵阳市神鹰商贸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四川某预备役高炮团汽车连司务长段洪。5月16日下午,笔者在南坝镇采访段洪时,他正满头大汗地忙着卸载刚运到灾区的救灾物资。5月12日下午14时30分,正和妻子在新疆马兰出差的段洪,突然收到公司一名管理人员发来的短信:绵阳地震了,倒  相似文献   
17.
汶川发生8级地震!灾情牵动着官兵的心,灾情就是无声的命令。四川某预备役高炮师2000余名官兵奋勇出击,以余震飞石吓不退、塌方大雨难不倒、路断桥断挡不住、累活脏活累不垮的英雄气概,昼夜奋战二十多天,在残垣断壁上写下人民生命高于天的铮铮誓言。  相似文献   
18.
航天器无拖曳控制是实现引力波空间探测科学平台超静超稳运行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国内外各研究机构对航天器系统的动力学与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针对不同的探测频段需求提出了不同的探测任务。根据探测任务进行了航天器编队设计与控制的详细介绍和分析,对涉及的无拖曳与姿态控制、高精度惯性传感器与执行机构等原理和理论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针对现已开展的空间引力波探测无拖曳航天器在轨飞行的演示验证整体情况进行详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指出未来无拖曳航天器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9.
团场职工增收机制分为微观发育机制、中观组织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三个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同时运行在不断变化的时问和空间里,既需与外界协调,又需与内郎协调。  相似文献   
20.
巍巍钟山脚下,滔滔秦淮河边,有一处花木扶疏,环境优雅的学府,这就是全军工程兵技术的教学科研重要基地,全国电点理工科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学院的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系。校园面积1993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现设有6个系、5个研究所、51个专业点(其中本科专业18个)、1个博上点、7个硕士点。绛过多年建设,拥有各种实验室81个,其中电磁脉冲防护实验室,工程装备仿真实验室·智能地雷及雷场识别实验室,计算机图形实验空,伪装工程实验室,结构爆炸实验室等达到了军内一流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学院还有在国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