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拨亮一盏灯,照引一帮人”,抓好典型,以点带面,运用典型指导工作是党委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门重要的领导艺术,更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做好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党委机关如何抓好典型,方法很多,做到“四个不要”是其重要的方法原则。发现典型.不要“刻薄姚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一个典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只是在某一方面走在群众前头,站立时代潮头.思想行为、道德风尚和工作成绩超出一般水平,其事迹和经验具有先进、代表性和方向性而已。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多是专一性的,即使是那些综合性的典型,也只是在某…  相似文献   
12.
浅谈机关大事记的编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写机关大事记要明确大事记的作用、内容和编写的基本要求 ,做到内容真实 ,简明扼要 ,大事突出 ,要事不漏  相似文献   
13.
一、建构主义教学的理论基础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最早提出建构主义.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即理解)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式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式改变).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的,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14.
通信过程中由于多径效应容易造成码间串扰,为此讨论了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最小均方(LMS)自适应滤波算法.该算法不依赖于输入信号特性,以一种近似的方式完成对输入向量正交化,实现了高效计算.将该算法运用于码间串扰(ISI)严重的信道均衡仿真实验中,并与传统的LMS和归一化LMS( NLMS)算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小的稳态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