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介绍了典型雷达目标RCS起伏模型,阐述了起伏目标在实际中的应用,建立了目标损耗和雷达作用距离之间的关系,为不同目标的等效替代推算提供了理论依据.验证了雷达目标满足卡平方分布时发现概率和起伏因子之间的关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起伏目标,建立了雷达探测距离和发现概率之间的关系,为雷达的威力检测和飞行目标的航线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2.
战争离我们很近,我们离打赢多远?如何让今天的训练无缝对接明天的战场?当前,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快速发展,加速战争形态的深刻演变,我们的观念、能力和素质,必须以发展因应变化,用转变达成适应。冬日岭南,寒气初现。记者深入广州军区某陆航旅,聆听他们对接未来战场的故事。  相似文献   
33.
柔性管理是21世纪管理学发展的新方向,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包括合同管理实践中。以具有柔性的外包合同应对外包环境的不确定性,已成为提高外包绩效的有效途径。当前,后勤领域应积极顺应这一大方向,努力在制定后勤装备维修外包合同管理规章、设计外包柔性合同、研制外包合同柔性管理信息系统、培养外包合同柔性管理人才等方面,开拓新思路,迎接新挑战,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34.
35.
武装起义“是革命斗争发展到了最高峰的一种群众武装推翻反动阶级、夺取政权的直接行动。”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点呢?这只有依靠在各地武装起义基础上建立的红军来巩固和扩大根据地、深入进行土地革命来完成。 周恩来早在大革命时期,就预导了著名的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大革命失败后,他又领导了震惊世界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以后,他又作为中央军委的领导人,指导了一系列地区的武装起义,并曾代表中央处理过广州起义的善后事宜。在党的六大和延安整风期间,周恩来曾从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角度总结过党的历史上许多著名武装起义的经验教训。周恩来关于武装起义的革命实践和理论阐述有着丰富的内容。 本文仅就自己的粗浅理解略述一二。  相似文献   
36.
资源约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这个总背景制约下,现阶段军事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基本矛盾就表现为:以提高军队战斗力为核心内容的全方位国防现代化建设,对资源的强烈需球与资源的实际供给能力之间的总量短缺。即表现为国防建设资金短缺、军队物资供应短缺、军事科学技术和  相似文献   
37.
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战争是人民革命斗争的最高形式,是有着很强生命力的战争形式。使用大刀、长矛,小米加步枪要打人民战争;有了飞机、坦克、导弹和核武器,同样要打人民战争。因此,学习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人民战争思想,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8.
周恩来的军事活动生涯是从主持军事院校的工作开始的。 军事院校建设是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55年3月17日,中央军委关于军事院校工作的指示中,就明确指出了军事院校工作在军队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军各  相似文献   
39.
克劳塞维茨的名著<战争论>曾在西方军事理论界产生深刻影响,在美国军事理论界也受到极大重视.尽管美国一些学者不擅长理性思维,而大多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然而,他们在依据尖端武器和军事高科技探讨核时代的战争、信息时代的战争,包括未来战争的理论时,仍注意阅读克劳塞维茨等军事理论家们的经典著述,并力求从中汲取大量有益的东西.  相似文献   
40.
战争中人与武器的关系问题,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并直接涉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其中,有学者认为,恩格斯强调"战争胜负取决于物质条件",毛泽东则强调"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由此断定,恩格斯和毛泽东关于人与武器关系的论述是相互矛盾的.果真如此吗?回答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