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72.
73.
74.
75.
76.
晋南地区,葡萄栽培起步于八十年代中后期,现有栽培面积五万余亩,主栽品种为巨峰系,是山西省葡萄重点新产区之一。但由于品种单一,供应期短,亩收入徘徊在2000—3000元。为了走出巨峰高产低效低谷,实现优质高效之目的。本所从1993—1999年,从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改变栽培方式方法入手,从事大量的生产实践与试验研究,积极摸索推广葡萄周年优质高效栽培新模式,现将四种新模式经济效益、关键技术与特点总结如下:1五月上市暖棚栽培模式1.1 模式:采用第二代日光温室栽培有效面积亩栽植 550株(株行距0.8×1.5m),亩投资1.5万元,第二年进入挂果期,亩产2500斤,五月上中旬上市,五月底六月初售完,批发价8元/市斤,收入20000元,第三年后进入盛果期,亩产4000—5000斤,收入32000-40000元,生产周期5—6年。  相似文献   
77.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不断深入,葡萄设施栽培作为一个高效项目迅速发展,到2000年初,全国葡萄设施栽培面积已达11.25万亩,但由于日光温室的生长条件与露地栽培条件截然不同,常常造成葡萄在日光温室内不能连续丰产,一般栽后第二年丰产性很好,而下一年开始结果枝率明显下降,表现是升温越早,下年果实越小,有些品种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的产量,不少地区利用一年一裁制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苗木投资大,管理费工。为此,我们通过以下试验,力求找出解决办法.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试验地点:在沈阳农业大学园艺系葡萄试验园的日光温室内。温室长75米,宽8米,脊高3米,定植沟垂直后墙,沟内定植双行,沟距(大行距)3米,沟  相似文献   
78.
家庭保鲜库是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相对于或有别于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化大生产而植根于广大农村的适合于农民家庭农产品增值以及农村社会商品化经济发展的新概念、新事物。 现在看来,在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初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实行十个春秋,但不管是农业产品生产者,还是农业制度法规制订者以及管理者,和农业科学工作者,还都深受计划经济思想的约束。农产品产后由储藏保鲜设施从大型化到现在家庭微型化是经过了九十年代初中期的摸索阶段,这个阶段各地方都有实践。象北京平谷、天津蓟县、汉沽、西青、辽宁锦州、营口、辽阳、海城等地区,于九十年代初中期,建造了一批有别于大吨位或超大吨位及和相对集中于城市的万吨冷库有  相似文献   
79.
酿酒葡萄的品质和生态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其中最主要的生态因子有:温度、光照、水分和土壤。葡萄栽种后,土壤相对固定,每年变化是气象因子即:温度。光照和降水等。这些因子的变化注往是不规律的。气象因子不规律的变化势必会影响每年的葡萄质量,造成每年葡萄酒的品质不同,这就产生了葡萄酒的年份。各葡萄酒生产大国都非常重视葡萄酒年份,好的年份生产的葡萄酒价格可以卖到平庸年份的数倍。一般处在气候温和的地区特别重视葡萄酒年份,并为葡萄酒增添了更绚烂的色彩。宁夏属于典型的大陆型气候,但同样有自己的年份葡萄酒,弄清葡萄酒年份对于宁夏葡萄酒的生产和销  相似文献   
80.
军事展望月刊2002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日本贸易振兴会松江贸易情报所的邀请,我们宁夏西夏王葡萄酒业公司一行三人于2000年8月5日-8月10日对日本岛根县的葡萄与葡萄酒生产及营销进行了考察,现将这次考察的情况简述如下,以期对国内的葡萄与葡萄酒生产及营销有所借鉴。1 岛根县的葡萄生产1.1品种结构:岛根县的葡萄品种鲜食和酿酒葡萄兼有,鲜食葡萄绝大多数为日本传统品种和用欧美葡萄杂交选育品种,如甲州、巨峰(Kyoho)、藤稔(Fujiminori)等,酿酒品种多为欧洲国家盛行栽培的品种,如霞多丽(Chardonnay)、梅尔诺(Merlot)、赤霞珠(Cabernet Sauvlgnon)等。1.2栽培方式:由于岛根县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雨量为1800mm左右,为了避免过多降雨造成葡萄品质下降和严重病虫害发生,岛根县的葡萄栽培一般采用大棚种植,这种大棚呈屋脊式,全部用钢管架设而成,上盖塑料薄膜,透光防水,既能满足葡萄对光照的需要,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