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旗舰悲歌     
1895年2月10日,威海港内,在中日海军炮战的硝烟即将散尽的时候,一颗水雷靠近了一艘巨大的战舰,随着一声巨响,这艘战舰遍体鳞伤的身躯顷刻间沉入了海底,爆炸后的声响久久在刘公岛上空回荡。这艘战舰就是北洋海军的旗舰“定远”舰。  相似文献   
72.
73.
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为加强本土防卫,划定了一个以日本本土为中心,以菲律宾、台湾、冲绳及小笠原群岛为马蹄形防卫圈的“绝对国防圈”,以对抗美国的进攻。就台湾所处的位置而言,它是这个“国防圈”的关键环节。1944年9月,美军席卷了马里亚纳群岛,攻克了关岛、塞班岛以及蒂尼安岛后,建立了出击日本“国防圈”的前哨基地。随后,美军放弃了登陆台湾的计划,把突破点选择在了菲律宾。为了顺利实现在菲律宾的登陆,美军对台湾及冲绳发动了牵制性的袭击作战。1944年10月,美军航空母舰舰载机群自花莲东海岸外蜂拥而至,与日机在台湾空域展开了长达5天的“台湾空战”。  相似文献   
74.
马骏杰 《环球军事》2010,(18):52-53
据台湾的档案资料显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大量的国民党军官进入一个被外界称之为“地下国防大学”的机构接受培训。在这些军官中,有高级将领,也有中级军官,他们在往事的回忆中,都对那一段受训经历津津乐道。这所“地下国防大学”就是大名鼎鼎的实践学社。  相似文献   
75.
马骏杰 《环球军事》2010,(18):24-26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不仅将台湾作为其南进的中继站,而且还作为其掠夺南洋军需物资回运日本本土的转口港。可是,1942年的中途岛海战,改变了美日在太平洋的态势,随后美军展开的越岛作战,使日本精心构筑的从硫磺岛、日本本土、冲绳群岛、台湾到菲律宾的“绝对国防圈”,迅速变成了前线。  相似文献   
76.
马骏杰 《环球军事》2010,(19):40-42
太平岛原名长岛,是我国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台湾军队现在此地驻扎。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10月,国民政府派出海军将长岛收复,以“太平”舰舰名命名之,并设立海军南沙群岛管理处,建有气象台及无线电台,经常派海军舰艇巡弋周围各岛。1950年5月,当国民党军队败退海南岛时,蒋介石下令驻守西沙及南沙群岛的海军部队撤往台湾,太平岛遂成无人驻守的空岛。此后,  相似文献   
77.
上世纪30年代中期,在江苏镇江北五省会馆旧址和北固山甘露寺两处地址上,出现了一所军事院校,人们惊奇地发现,这所新建的军事院校颇与众不同,大门上方赫然挂着“电雷学校”的牌子,仿佛是一所陆军学校,而里面走出来的学生却又穿着清一色的海军军服。在当时的人们眼里,这是一所神秘而奇特的学校。其实,这所学校的奇特之处还不止这些,关于它的创办人欧阳格,至今还留着解不开的谜团。  相似文献   
78.
马骏杰 《环球军事》2010,(21):45-47
1958年8月23日,人民解放军部署在厦门地区的地面炮兵和海岸炮兵对金门岛进行猛烈炮击,由此揭开了封锁金门之战的序幕。在炮战中,台军损失惨重,金门补给十分困难。为了应对大陆的炮火封锁,摆脱不利的局面,台湾海军曾连续拟定了名为“闪电”、“轰雷”和“鸿运”的三大运补计划,对金门实施武器弹药及各种军需品的补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