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6篇
  197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本文由两部分组成,提供了有关综合平台管理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的补充信息。这两个系统是为加拿大巡逻护卫舰开发的。《海军力量》杂志1993年第六期在圣约翰造船专辑里对两系统作过简要报道。鉴于两系统的重要性,它们的革新内涵以及它们所引起的国际性兴趣,我们感到有必要知道更详细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2.
在已有的航空军械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测试与控制技术,配以一定的硬件通过、转换接口袋置,研制出一套以IBM—PC/XT为主机、功能比较完善的PC总线式飞机火控系统微机检测专家系统。首先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组成,然后针对火控系统的特点,讨论了为提高检测精度和可靠性,我们在软、硬件上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3.
固定基座发射的弹道式导弹,可以利用三轴陀螺平台罗盘系统来实现全方位自对准。在考虑到系统噪声及测量噪声情况下,建立了导弹自对准系统的线性统计数学模型,供系统的随机最优控制设计时使用。  相似文献   
154.
速率捷联惯性测量系统的数学模型及误差标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导弹速率捷联惯导系统本身产生工具误差的主要因素,建立了速率捷联惯性测量系统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利用地球的物理特性对速率捷联惯性测量系统进行标定的方法,最后利用最小二乘分析法,计算出速率捷联惯性测量系统的误差系数,用于在对导弹的制导过程中对工具误差进行补偿,提高导弹的制导精度。  相似文献   
155.
作者在前面的文章中报导了扭轮摩擦传动能实现亚纳米级的定位分辨率。然而,这套装置在结构上的复杂之处就是在于采用了静压轴承支撑扭轮。本文指出了扭轮摩擦传动在结构上如何可以简化为采用球轴承支撑扭轮。在简化之后,实验表明定位分辨率小于1纳米。本文得出结论,采用球轴承的扭轮摩擦传动对于在洁净环境下要求实现纳米级定位的制造过程变得更为方便,而且可以取代滚珠丝杠以及常规摩擦传动方式。  相似文献   
156.
加工过程中随着对精密度和加工环境的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需要在机床的结构和控制器原理这两者之间进行特殊的组合。近年来,为了补偿进给驱动系统的直线导轨的摩擦造成的影响,人们发明了大量的控制决策,例如[1]—[3]。他们虽然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功能强大的非线性的机构,但通常又使用相当复杂的计算机算法来耗费系统资源。借助于先进的空气静压轴承技术(FVM—空气—轴承)摩擦可以被彻底消除,因而直线导轨也就不存在爬行现象,而阻尼比和垂直于进给方向的刚度却非常大,这种结构对所使用的控制决策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本文就针对这些要求对各种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7.
超精密铣削的三维微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Sawada  T.Kawai  彭莉 《国防科技》1997,18(3):31-35
本研究旨在对用于获取有雕刻表面金属工件的超精密微加工工艺进行探讨。研究中使用的是车床型的超精密铣床,由分辨率为1nm的X和Z向运动工作台及分辨率为0.0001度的可定位的C轴组成。作为一种铣削工具,一种改进型的由一颗水晶钻构成的“仿球尖铣刀”被放置在X轴的高速气浮轴承之上。这样一来,X轴和C轴的协调运动就可产生三维铣削的效果。为提高表面粗糙度,通过模拟我们研究的刀具边沿和工件表面的接触情况,结果发现,刀具低速进给时切削比较有效。作为三维微加工工艺的一个例子,运用数字仪提供的扫描数据在一个直径为3mm的铜表面上制作一个传统的NOH面罩。经证明,超精密铣床有潜力加工出表面粗糙度为69nm(P—V值)的工件。  相似文献   
158.
L.Chouanine  H.Eda  M.li  雍玲 《国防科技》1997,18(3):94-98
本文讲述了由PC机控制的多用途超精机床(MPUMT)的设计及光学镜平滑表面的加工。已研制出的机床可用于磨削、切削、研磨或抛光塑性状态下的硬脆材料。作为建立新的加工系统的关键部分,采用了大型磁致伸缩调节器(GMA),在没有放大器元件的情况下,它具有大功率的输出和大于压电陶瓷调节器几倍的纳米级的位移。切削DOC的深度和控制塑性状态过程的微塑性区域能够被调节器设置为具有高于1nm的精度,并能用金刚石磨削砂轮研磨。在当前研究中所用到的镜为多晶体、非晶体,也有加固玻璃。磨削实验的结果表明,已研制出来的超精机床能够实现对塑性状态下的玻璃和陶瓷材料的加工。材料特性参数和微裂纹之间的关系已被检测到,适用于大多数被研究玻璃的脆性到塑性磨削方式的转换已经确定。运用AFM、SEM和ZYGO对磨削表面进行了分析,例如BK7和TRC5(新材料;加固玻璃)的磨削表面分别具Ra=0.15nm和Ra=0.32nm的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159.
A、导言 1.信息技术决策 一般来说,任何用来完成建网或远程通信的技术被统称为“信息技术”。在某种程度上,信息技术这个术语包含固定设备的传输系统和支持比作战功能(军用传感器信息或数据的处理和传输)更多的管理功能(例如,数据库管理和字处理)。由于计算机应用渗透到商业和军事部门的各个方面,这项技术应用于从技术管理支持到军事情报传递的广泛的  相似文献   
160.
恩格斯在总结人类思想史的积极成果时曾明确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充分表明“过程”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过程”就是标志物质的运动在时间上的延续和空间上的展开形式的哲学范畴。“过程”具有以下基本特性:普遍性和客观性、阶段性和相对性、具体性和多样性、有限性和无限性。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观,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