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敏感性分析和准稳态假设简化详细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发展了一套基于敏感性分析和准稳态假设来简化复杂化学动力学机理系统的方法。采用等压均相反应器燃烧模型和详细化学动力学机理计算特定工况下的自燃过程。通过对详细机理计算结果的敏感性分析后删除其中的冗余组分和冗余反应,简化得到基干反应模型。再找出基干机理中反应速率较快,浓度较低的组分假定为稳态组分,使用准稳态假设方法简化得到总包反应模型。最后以甲烷燃烧的GriMech1.2详细机理为例分析得到了简化机理并计算了着火延迟时间,与详细机理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2.
指控与火控系统发展方向及相关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进入21世纪舰艇指控与火控系统的发展方向和采用的相关技术.包括全分布式体系结构技术、光纤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和多功能显控台技术在作战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3.
火控系统是压制武器信息化的关键组成部分,根据信息化战场的特点和需求,探讨了压制武器火控系统的流程设计思想,提出了火控系统的设计宜采用"消息-响应"机制和离散的服务型使用流程的思想,以及以指挥层次划分成员分工,并在人机界面设计上贯彻离散服务型流程的观点.根据信息化流程的设计思想,提出了对火控系统的基本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4.
利用随机介质微观力学方法对纤维大小、方向随机分布的短纤维复合材料弹性模量进行了计算。给出了与微观性能相联系的复合材料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对铝基碳化硅增强短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了计算及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25.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变距桨控制系统。通过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提高了螺距角的控制精度、稳定性和跟踪响应的快速性,使原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6.
清晨,我们驱车向闻名全省的以劳养武的先进单位——河北省清苑县王盘村驶去,结伴同行的有几位省城电台和电视台的记者,正沿着位于清苑县南的唐河故道采访。一阵清脆的枪声,吸引了记者们的视线:前方不远的树丛中,横卧着一堵3米高、20米长的土靶台。循着枪声,记者们兴致勃勃地下车观看实弹射击。一排排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动作准确利索,个个弹无虚发。一打听,原来是王盘村民兵连正在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相似文献   
27.
C<'3>I系统在现代战争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生存能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C<'3>I系统中的信息流动构成了一个网络结构,生存能力可以由网络中通路的数量和节点的关键度来获得.通过分析已有生存能力分析方法和指标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测度网络抗毁性能的指标--网络抗毁度,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计算了两个防空C<'3>I系...  相似文献   
28.
1997年10月1日,我国修订后的刑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为配合新刑法的宣传教育和贯彻实施,本栏目拟就新纳入型法的“军人违反职责罪”的学习难点进行系列宣传,欢迎大家赐稿。  相似文献   
29.
随着战争实践的发展,后勤保障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认为,要针对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特点,突出前后一体的战役指导思想;贯彻协调一致的战役作战原则;选择多维结合的战役保障方式,以确保夺取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30.
徐辉 《国防科技》2015,36(2):67-71
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既要充分依托国防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又要统筹国家民用科技领域的创新资源,实现两个体系的互动耦合,是对传统合作创新内涵的深化和升华.在介绍协同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双重导向及其协同,阐述了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加强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军民融合科技协同跨越军地,必须要处理好边界和国防科研机构的功能定位,清晰认识协同创新平台和机制在融合创新中的作用,尊重科技创新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发挥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