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美国海军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一直以来引领着世界海军发展潮流,其舰艇的发展也影响着各国海军舰艇的发展走向。存美国海军提出了濒海战斗舰概念,并在2004年5月确定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半滑行单体船和通用动力公司的三体船为濒海战斗舰Flight0原型设计方案后,德国IMAA公百也提出了一项创新性的局部气垫双体船(PACSCAT)设计,来满足德国海军对高速濒海战斗舰的要求。背景为进一步扩展水面舰艇的作战能力,德国联邦国防技术采购办公室(BWB)对  相似文献   
12.
作为美国下—代作战舰艇家族中的一员,濒海战斗舰(LCS)由于其设计方案仍悬而未决,并且可能会采用新船型,因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LCS的出现必将对未来高速水面战斗舰艇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美国海军LCS计划的目的就是开发一种可承受的和新颖的舰艇,能够执行综合网络中心战的军事行动,并且能够与高投入的重型装备配合使用。美国军方希望这种LCS  相似文献   
13.
多体高性能船型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水下船体固连在一起而形成的各种高速船型,其经典之作是分别于上世纪70、80年代开始问世的小水线面双体船(SWATH)和穿浪双体船(WPCat)。在上世纪,人们为了追求以高航速为主要特征的高性能,利用水动力原理、气动力原理、气垫原理,避开传统的基于静浮力原理的排水型船的水阻力,成功地制造出了  相似文献   
14.
渐入主战舰艇行列的军用多体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双体/多体船,人们肯定会先想到穿浪双体船、小水线面双体船等比较熟悉、广泛应用的双体船型。当前,双体船的应用主要还是集中在民用领域, 作为运输船使用,其中大多数是高速穿浪双体船;也有一些双体船应用于军事领域,主要是作为辅助船只(如声测量船)的小水线面双体船,真正用于作战的双体船还是比较少的。  相似文献   
15.
黄冬 《当代海军》2004,(5):60-61
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日趋频繁,保护本国经济专属区不受侵犯、保护海洋自然资源,保护海洋环境已成为亚太各国海军确保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3家竞争公司将出局一至两家,设计合同今夏签订。2005年海军购买第一批两艘,2007年交付第一艘。最终形成一支由30~60艘濒海战斗舰组成的舰队。  相似文献   
17.
随着前苏联的解体,美国海军在大洋失去了竞争对手,舰艇的发展也一度失去了针对性。在经过几年的酝酿后, 美国海军在1992年提出“由海向陆”的战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濒海战略,正式拉开了美国海军转型的序幕。濒海战略的提出意味着,美国海军已经将战略重  相似文献   
18.
作为北约主要成员国和海军强国,法国在造船领域拥有传统的技术优势。在坚持自己的一贯风格、注意创新的同时,法国海军也不忘从他国舰艇设计建造方面吸取经验,使得其舰艇在设计与总体布局上,与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的船坞登陆舰相比较,给人一种匠心独具、别具一格的感受。“闪电”级船坞登陆舰便是其中  相似文献   
19.
研制背景作为传统的海军强国,英国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内,除了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1998年建成了“无恐”级船坞登陆舰和“海洋”号直升机两栖攻击舰外,在大型两栖作战装备方面一直没有大的动作,因而两栖作战能力与其他一些海军强国相比,显得十分不足。特别是“无恐”级船坞登陆舰在90年代退役后,英国海军的两栖作战能力更显单薄。为了彻底改变这种局面,进一步加强两栖战能力,英国海军在1998年决定建造2艘船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