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为探究钨杆超高速侵彻混凝土靶的侵彻深度随弹体初速的变化规律,利用125 mm火炮开展钨合金杆弹侵彻混凝土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利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对超高速侵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合数值模拟结果进一步分析超高速侵彻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 0.2~1.6 km/s速度范围内,弹体质量侵蚀率与弹体初始动能呈线性关系;(2)侵彻深度随弹体初速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现象,在初速1.2 km/s附近存在侵深最大值约80倍弹径,超高速条件下侵彻深度对于中低速侵彻并无优势;(3)随着侵彻速度的增加,流体侵彻阶段的侵深变化不大,而刚体侵彻阶段大幅度降低,使总侵深大幅降低,导致总体侵深曲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13.
为了解决弹道导弹在高海拔发射场进行飞行试验时的大动压检验问题,提出一种模拟大动压条件的试验弹道设计方法。针对发射场的实际特点,建立残骸再入的动力学模型与落区边界模型;将大动压模拟条件转化为过程约束,提出一种主动段联合优化策略。基于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分别设计了三组满足不同大动压模拟条件和各项约束的试验弹道,并给出了对应的落区调整方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设计结果表明,最大动压主要出现在一级,一级最大负攻角增加,则最大动压也明显提高;同时调整发射方位角和二、三级程序角可以保证试验弹道满足弹头落点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4.
反炮兵侦察是炮兵侦察的一项重要任务,声测和雷达是反炮兵侦察的主要装备.针对SEA方法的要求,提出了评估由炮兵声测和雷达组网作战效能的3个主要性能度量(MOP).结合信息化战场环境,建立炮兵声测和雷达组网的作战效能的动态评估模型,为其作战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层快讯     
鄂尔多斯军分区党委机关组织开展作风纪律教育整顿,引导机关干部围绕过分依赖网络指导、忽视深入一线帮建的问题开展大讨论,使机关干部进一步强化了岗位意识、责任意识,激发了抓基层建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王继东)河北承德县人武部在当地政府电子政务网开设了国防教育网页,并在县广播站、电视台开设国防教育专题栏目,宣传国防知识、法规和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先进典型,推动了全民国防教育的深入开展。(李显富)  相似文献   
16.
王鹏 《华北民兵》2009,(12):22-22
山西省太谷县人武部在担任山西省军区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试点期间,注重结合地方在该县北汪乡开展的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试点任务,采取军地结合、上下联动、区分层次、逐步推进的办法,使学习实践活动收到明显成效,受到上级党委的赞同与肯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精读教学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出发,初步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了精读教学改进方法,提出在精读课堂上,应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采取语篇教学,重视精读泛读相结合,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对雷达作战效能评估提供一个高逼真度仿真环境,运用FPGA内建正态随机数模型结合模拟电路的方法产生噪声信号源,来实现对杂波和噪声的模拟。详细描述了杂波和噪声仿真的原理和具体实现方案。通过仿真和真实试验验证,该方案有效地提升了雷达作战效能评估所需仿真环境的逼真度,在雷达作战效能试验方面有广阔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新华光公司与上海奕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协议,正式启动双方在防辐射铅玻璃领域的合作经营。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评价模型大多从网络拓扑的角度进行节点重要性分析,无法准确反映节点对体系作战能力重要性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作战环的体系作战能力量化评估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度量节点失效对体系作战能力的影响来评价节点重要性,并结合算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分析,为体系对抗中关键节点判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