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01.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Complex Humanitarian Emergencies on the delivery of humanitarian aids. Complex emergencies were the results of long-term political and social disputes. Its impact brings about public health crises like epidemics, malnutrition, and even widespread desperation. In fact, there are four aspects of these crises which complicate public health programs: 1) emergencies are long and recurring; 2) access to the most vulnerable population is often restricted; 3) restructuring health systems in complex emergencies can be futile; and 4) complex emergencies often result in mass forced migration. What makes matters worse is the breakdown of health networks which collapse early in complex emergencies, leading to extensive losses of human health resources. Not only that, health facilities and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are often decimated in complex emergencies, and regional hospitals, district health posts, laboratories, and primary care outposts are similarly abandoned or destroyed. Moreover, because it is difficult to predict the course of these emergencies, ascertaining the optimal time to intervene and to invest in materials and facilities that could be lost to renewed fighting can be impossible. To solve this problem requires a coordinated effort. It should also focus on resources, early warning systems, preparedness measures, ongoing career training of relief workers, and prepositioning of relief supplies.  相似文献   
502.
罗马对南京政府的军事援助与蒋百里的意大利之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众所周知,法西斯时期的意大利和南京政府通过了1928年11月27日签署的协定,使两国关系的框架明朗化了。根据此协定,罗马政府承认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并同意撤销治外法权。但是,在撤销治外法权这一点上,罗马政府认为,必须要等到1922年华盛顿条约各签约国采取同样措施的时候方可适用。该协定取代了1866年意大利与清朝之间缔结的老协定,它是二十年代意大利对中国表示的为数极少的有意义的行为之一。研究者们把这个时期意大利对中国的态度称作“观望的政策”,这是确实的①。但是,两国之间这种若离若即的局面只维持到3O年代初,也…  相似文献   
503.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正在开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电子战仿真的研究,本文对这一称为“海军电子战系统效能分析(ENEWS)”的项目进行了综合介绍,阐述了它的研制目的、系统功能、技术实现原理与工具、系统构成、软件和人机接口设计,并对该项目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作了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504.
美国政府在从军事研究到商业研究的转变中倾向于对商业性研究与开发的援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做法主要是将来源于武器系统的可能在民用领域有发展前途的两用技术有偿转让给工业界。与此同时,本文认为,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在传播用于民用技术领域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应减免研究和发展税;简化实验室与工业界的交易程序,赋予实验室商定合作研究与开发协议的权利。  相似文献   
505.
什么计划,上校了我真幸运,已离开莫斯科!广一一~八一一~~魂犷一耘~-一嗯,“眼镜蛇’飞机J由于飞机的重量/推力比可能特殊,“眼镜蛇”的外形使飞机能以300一4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它能作一个猛烈的上仰后,又恢复原来飞行。虽然这种外形壮观,但军方并不感到任何兴趣。澳}侧岁澳‘侧捌注尸勃析大格可克分受十忍是能这呢视你监而的我是海里一飞}F一1魂飞机的研制…而你们手中会毛一巍的趋界:凡星受主_____.一一一确实,嗯…弗莱彻l~是,原谅我,我要集中一44一黑海的秘密 连载之八@贝尔热 @德·杜埃~~…  相似文献   
506.
本文综述了目前并行系统的软件工程实施方法。并行软件的设计者不仅阐明了有关应用方面和基础硬件平台的特点,而且在许多场合下要求可移植可扩充的软件。为了适应这些要求,许多专门技术和工具便应运而生。对此,本文将在其并行软件的生命周期范围内加以讨论。本文还概述了形式方法在并行软件的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但重点仍放在开发方法与开发环境的形式方面。它们包括CASE工具,运行时间支持系统,以及采用普通软件开发经验而获得的方法。因为特别强调并行系统的性能,所以考虑了性能评估和监视系统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07.
在多目标多量测环境中,量测-航迹分配的知识一般不适于跟踪算法。在本文中,对量测-航迹分配问题,采用了严格的概率方法。不象在传统多假设跟踪(MHT)算法那样,把量测分配给航迹;相反地,使用由期望最大化(EM)方法导出的最大似然(ML)算法估计每次量测属于每个航迹的概率。这些量测-航迹的概率估计对于调用随机多假设跟踪(PMHT)算法的多目标跟踪器是固有的。PMHT算法在计算上是切实可行的,因为它既不要求量测-航迹分配的计算,也不要求修剪。  相似文献   
508.
在多传感器融合中,航迹与航迹融合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丛氏等人[5-7]给出了任意通信模式下的最优融合公式。对于确定性来说,该公式是最优的,这里指的确定性是:过程噪声为零或使用全速率通信(即两传感器每接到一次新数据就通信一次)。但在实际操作中,因目标机动而不能完全忽略过程噪声;或者为节约通信宽带,传感器间不采用全速率通信。这两种情况下,系统都存在公共过程噪声,因此两传感器的量测不是条件(给定目标预先状态)独立的,所得融合公式[7]只是近似最优。文献[1]中也谈到这种情况,作者推导出了一个公式来计算不同传感器的两条航迹估计的协方差、基于[1]的结果,文献[2]考虑了两个传感器航迹估计的相关性,并得到一个融合公式来组合局部估计。遗憾的是,文献[2]中进行贝叶斯推导时,所做的假设并不符合实际。本文中,我们指明[2]中结果潜在的近似性,并证明该结果只在ML{最大似然}意义下最优。然后,我们提出一种性能评估方法来研究各种航迹与航迹融合方法的性能。其结果给出各种操作条件下不同融合方法的性能范围。  相似文献   
509.
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把不同传感器产生的航迹之间的互协方差结合在一起进行航迹对航迹融合的有效算法。若考虑跟踪同一目标的传感器之间的互相关,这个问题的解析解是很复杂的。根据某个积分推导出稳态的互协方差矩阵的显解。可以看出,这个积分的解包含着某矩阵的逆,其中的各个元素是每个跟踪器参数的函数。分析了这个矩阵的结构,得到了这个矩阵逆的有效解析解。对于相同传感器的数据融合,已证明,这个矩阵可简化为劳斯—霍尔维茨矩阵,它是在研究线性定态系统稳定性时提出的。通过考虑融合候选航迹之间互相关效果,本文还介绍了表明减少融合航迹协方差时的数字结果。  相似文献   
510.
6 源速度变化的未知时刻 到目前为止(第四、五部分),假定源机动的时刻是已知的。下面,象上述那样,假定一个边接边的源轨迹,我们把前面的可观测性分析推广到源速度变化的未知时刻。 我们考虑下面的阶跃线性系统(参见(5)、(14)、(24)、(30)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