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1.
电容耦合激励(CCS)的方法具有保持天线低剖面,有利于天线的匹配,容易进一步实现圆极化(CP)的优点。文章首先利用电容耦合馈电的概念,激励圆形微带贴片天线的TM01模式,设计实现具有低剖面水平全向振子类方向图的垂直线极化(LP)天线。然后,在圆形贴片加载四个臂枝节,提供具有等幅并90°相差的水平极化波,实现了一个水平全向圆极化GPS L1波段的振子型贴片天线。最后制作了天线实物,实测与仿真数据吻合良好,这类圆极化天线具有低剖面,易制作的优点,适合作GPS通信天线。  相似文献   
312.
利用SAR(合成孔径雷达)探测识别并将目标定位,将目标的位置信息送给制导炸弹,通过制导炸弹精确打击目标,实现防区外精确打击或战略轰炸是远程轰炸的发展趋势。对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的研发情况进行了描述,结合当前SAR的发展状况,对采用SAR图像进行目标识别定位,通过制导武器进行防区外武器投放精确打击地面固定目标探讨,提出了基于SAR进行制导武器投放控制的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313.
随着战争复杂性剧增,作战构想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美军以逻辑链为作战构想的基本表现形式,以作战设计为作战构想生成的思维工具,强调发挥作战艺术,提升作战构想质量,并构建了"四步一体"的作战构想生成流程。  相似文献   
314.
为增强被动电磁装甲对金属射流的干扰效果,对装甲板间距进行了优化分析。在分析与装甲板间距有关系统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装甲板间距为寻优变量的目标函数,讨论了不同权重对目标函数和最优板间距的影响。结果发现:要使目标函数取得较小值,应减小完全作用时间的权重和装甲板电感的权重,而增大作用时间的权重,且完全作用时间的权重应大于装甲板电感的权重;当这3个权重分别取经验值0.35、0.4、0.25时,最优板间距约为41 mm。  相似文献   
315.
针对某型系列弹密集度评定,给出了基于混合倒伽玛分布的Bayes区间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继承因子,有效利用了历史样本信息。通过对不同总体下随机抽样的方式,比较了该方法与经典统计理论中区间估计算法在风险特征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该方法估计精度更高,具有更好的稳健性,尤其是纳伪概率控制较好,为科学、有效评定系列化弹药密集度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16.
针对装甲车辆柴油机现有定期维修方式存在的"维修过剩"和"维修不足"的问题,提出了装甲车辆柴油机神经网络寿命预测步骤,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多个柴油机状态参数简化为2个综合参数,利用插值法得到柴油机各个时刻的综合参数数据,并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建立了装甲车辆柴油机寿命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为实现装甲车辆柴油机状态维修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17.
装配过程的误差建模是分析装配误差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分析影响航天器装配结果的尺寸和形位误差、装夹定位误差,将其装配的偏差源分为夹具装夹误差和舱段制造误差两类。并将不同形式的误差通过虚拟夹具的概念进行了统一的表达,进而基于误差流理论针对航天器舱段建立其误差传播的状态空间模型,求出了该过程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应用该模型对装配过程中的角偏误差进行了分析。将分析得到的结果同蒙特卡洛仿真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对误差小于3%,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它不仅可以分析复杂装配过程,还可以对各工位的装配效果进行观测,从而进行向后分析。  相似文献   
318.
机械设备非平稳噪声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实际机械设备噪声的非平稳特征带来的成像问题,采用总体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对噪声信号进行分离,从而获取噪声的非平稳特点;利用高密度传感器阵列,采用近场声全息(NAH)与波束形成(Beamforming)相结合的方法实现瞬态成像。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能够获得非平稳声场空间分布的动态特征,实现对实际机械设备噪声的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319.
针对传统分块方法根据经验划分子块导致变量特征信息无法充分利用,其单一的建模方式忽略局部信息以及离线模型无法适应时变特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KL (Kullback-Leibler) 散度多模块滑动窗口慢特征分析方法。在正常工况数据集中,利用KL散度来度量变量间的距离,同时引入最小误差平方和准则进行聚类,分成两个距离最小的子模块;在此基础上利用慢特征分析方法对每个子模块进行建模,结合滑动窗口对每次采样的数据进行更新,得到最优模型,分别计算监测统计信息,利用支持向量数据描述对故障监测结果进行融合,实现故障诊断。并将该方法应用于田纳西伊斯曼过程的监控中,得到了较高的故障检测率和较低的虚警率,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20.
针对齿轮箱运行过程中状态监测的性能特征参量及其评价标准的确定问题,研究以齿轮箱振动烈度为性能特征参量,依照国标GB6075—1985来判定齿轮箱运行状态,提出在特征频率处计算振动烈度,即加权振动烈度,以此作为监测量来判定齿轮箱性能状态,并可以对故障进行初步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