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6篇
  免费   671篇
  国内免费   14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81.
通过对装备可用度进行讨论,尤其对使用可用度Ao给出了深入分析,引入了修复性维修保障资源延误概率及预防性维修保障资源延误概率,使Ao的表达式更加清晰,并指出影响使用可用度的6个因素,最后给出了一个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982.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判的军工电子产品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基于AHP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针对军工电子产品的自身特点建立了其质量评价数学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某型号军用电子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证明了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83.
保障性试验与评价是实现装备战备完好性目标、降低装备寿命周期费用和研制风险的重要而有效的决策手段.分别介绍了美、法、德、日等国家在保障性试验与评价方面的组织、结构、管理和实际做法,并得出几点启示,为我国开展保障性试验与评价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84.
铁谱技术及其在机械监测诊断应用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磨粒监测技术的几种方法,并对各种监测技术的原理、特点、适用范围进行了评述和比较。在文中系统论述了铁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在磨粒监测分析中的重要意义;是应用磁场将润滑剂中磨损颗粒进行分类并计数的一种技术,对铁谱片上磨损碎片的观测能够诊断引起非正常磨损的起因和机械部件磨损的真实情况,常用来检测非正常磨损、磨损方式和磨损的程度,为预测磨损部件的使用寿命提供基本信息,从而使油液的监测分析结果更为全面和准确。  相似文献   
985.
分别采用交流阻抗、线性极化、动电位扫描等电化学方法初步研究了羧酸盐缓蚀剂在中性介质中对锡和铝的缓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锡和铝在中性介质中的腐蚀以点蚀为主,而该羧酸盐结构中含有羧基,对锡和铝有良好的缓蚀效果,尤其是处于最佳缓蚀浓度时.  相似文献   
986.
以多维六角形节块中子动力学程序HENKO的理论模型为基础,研制成功六角形组件的反应堆多维瞬态分析程序系统,提出了一种处理控制棒尖点问题的方法.通过VVER一号国际基准问题的验算,验证了本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87.
根据潜艇目标亮点模型的方位起伏,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方位起伏方差的目标识别方法.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案和相应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按照该方案设计的目标识别系统,只要根据试验修正判决门限的设定,就可以使鱼雷准确地识别真假目标.  相似文献   
988.
迄今为止,人们只分别导出了深度次临界、缓发临界附近和瞬发超临界的几个特定条件下的中子增殖公式,各公式都不具有通用性,使用很不便.文中导出了反应性阶跃变化时,只考虑单群缓发中子从深度次临界直到缓发超临界整个区间上的中子增殖统一公式.实例计算表明,该公式计算准确,实用性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9.
内可逆闭式中冷回热布雷顿循环效率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热效率为目标,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的方法优化了恒温热源条件下内可逆闭式中冷回热布雷顿循环的中间压比分配和高低温侧换热器、中冷器及回热器热导率分配,得到循环最大热效率.进一步对总压比优化,可以得到双重最大效率.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一些重要参数对循环优化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0.
以聚二乙氧基硅氧烷(PDEOS)为原料,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对制得的醇凝胶进行表面改性,经乙醇和正己烷洗涤,在常压条件下干燥后得到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研究表明溶胶-凝胶体系中各组分的最佳配比为C2H5OH∶PDEOS∶HF∶H2O=20∶10∶3∶0.5(重量比);当MTES/ PDEOS(重量比)大于1.2时,经表面改性的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10°,其密度和比表面积分别在125~160kg/m3和560~900m2/g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