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1.
512.
为获得较为精确的铜箔式脉冲电抗器电感计算公式,首先从通电环形导线的电感计算公式出发,得出绕线式电抗器的电感计算公式;然后,基于铜箔划分的方法,建立了两种电抗器间的计算转化关系,综合考虑铜箔中的电流集肤效应,最终得出铜箔式电抗器的电感计算公式;最后,利用试验实测电感值与ANSYS仿真计算结果及解析计算公式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准确性,进一步对电感计算公式的精度进行探讨,得出当铜箔式电抗器的匝数、铜箔厚度等参数发生变化时电感计算公式精度的变化规律及其适用范围,为电磁发射用铜箔式脉冲电抗器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13.
提升类金刚石(Diamond-Like Carbon, DLC)膜在被保护基底上的附着能力具有明显的实际应用价值。从微观机理上分析了前期设计的Cu基多层DLC膜有效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DLC/SiC循环层中两者厚度比例对膜层的附着性能、纳米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以优化结构、进一步提升实际应用所需的膜层性能。纳米划痕和压痕测试结果表明:随着DLC层与SiC层厚度比例的增大,多层DLC膜在Cu基上附着性能逐渐降低,但当厚度比小于2.3时,仍接近厚度400 nm的单层DLC膜在Si基上的附着性能;Cu基多层DLC膜的纳米硬度逐渐提高,同时,耐磨性接近纯DLC膜。  相似文献   
514.
在电磁发射过程中导轨温度受众多因素影响,而其中部分因素很难进行精确分析,为此运用灰色系统的分析方法对电磁轨道发射装置温度进行研究。为获取模型所需实验数据,搭建电磁轨道发射装置测试系统,并借此测量发射过程中的电流、导轨温度、出口速度等数据。由于测量仪器限制,借助ANSYS有限元仿真对测得的导轨温度数据进行修正,以获得导轨内表面温度。基于经典GM(1,N)模型与Simpson公式,提出一种改进型灰色模型,并以此方法对导轨温度展开研究,进一步选取同能级试验,对不同位置处各因素温升贡献度进行讨论。结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导轨温度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15.
通过建立等离子体中的波动方程、电子传递方程和重物质传递方程,研究了等离子体对高功率微波传输特性的影响。研究了高功率微波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产生的电子密度和透射电场的变化过程,并重点分析了变化过程中入射波频率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等离子体中的电子密度和透射电场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阶跃变化,即等离子体区域平均电子数密度会在极短的时间内由1×10~9m~(-3)增加到1×10~(19)m~(-3),平均电场强度也会由初始场强跃变为零,并且这种变化的产生存在一定的入射阈值场强和最低产生时间。当入射电磁波的频率不同时,产生阶跃变化所需的场强阈值和最低产生时间就会变得不同,高功率微波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存在一定的色散效应。在所考虑的范围内,阈值场强随入射波频率线性增长,而最低产生时间随电磁波频率呈非线性增长变化。  相似文献   
516.
为了分析气液比对液体中心式气液同轴离心喷嘴燃烧过程的影响,针对一台采用液体中心式气液同轴离心喷嘴的燃气发生器在不同气液比下进行热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气液比的增加,燃烧过程存在三种状态——稳定燃烧、稳定燃烧过渡到低频不稳定燃烧、低频不稳定燃烧。这种低频不稳定燃烧与供应系统的振荡无关,是由气液比增加造成三岔火焰远离喷注面板,当三岔火焰到达喷雾撞击点后火焰稳定性降低,使得火焰在回流区内前后振荡引起的。  相似文献   
517.
后勤装备体系研究涉及体系需求研究、体系结构研究、体系验证评估研究以及体系研究支撑环境等内容,是一个复杂巨系统的论证过程,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和高度自动化的工具来支撑。综合利用理论分析、建模与仿真、实验与试验、综合集成研讨与推演等方法,对后勤装备体系的总体构成、规模结构、配比结构、技术水平、整体效能以及相关的经济和管理活动,进行分析评估是最佳的选择。借鉴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技术,开发用于支持装备体系研究的软件系统,是后勤装备体系设计规范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18.
战场MobiServ是战斗车辆计算平台的信息服务子平台,为高速机动的战斗车辆提供战场信息服务功能。分析了战场MobiServ的内涵和系统体系结构,提出了基于面向服务体系结构的软件架构思想及应用联合企业服务总线架构战场MobiServ信息平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19.
铁基非晶纳米晶涂层的耐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FeCrBSiMnNbY非晶纳米晶涂层。研究了非晶纳米晶涂层在油润滑条件下,不同磨损时间、速度、载荷对涂层的磨损行为。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AX)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涂层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纳米压痕仪对涂层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摩擦磨损试验在MM200滑块磨损试验机上进行。结果表明:涂层组织均匀,结构致密,主要由非晶相和α-Fe相纳米晶组成;在相同磨损试验条件下,非晶纳米晶涂层的相对耐磨性为3Cr13涂层的4.6倍,磨损机制主要为脆性疲劳剥落。  相似文献   
520.
输电塔-线体系在断线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给出了断线情况下导地线静态平衡后的张力系数,该系数没有考虑塔-线体系的动态冲击效应。以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输电线路沿山头汉江大跨越工程为参考,利用两基三线模型分析了断线工况下大跨越输电塔的动力响应。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断线荷载对输电塔的冲击作用显著,应力放大系数γ达到1.42—1.94。该结论可以为输电线路相关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也为类似塔-线结构体系的动力计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