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针对火箭深弹反潜武器系统的组成及其特点,运用可靠性理论和效能评估理论分析系统的作战效能.利用随机过程理论中的马尔可夫过程理论,采用美国工业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WSEIAC)提出的ADC效能模型,建立了系统的效能评估模型.借助Matlab工具对该效能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经对仿真结果分析后表明,该模型能较符合实际地反映系统各组成要素性能对系统总体效能的影响,较好地满足系统效能评价的需求,有助于系统装备的研制和战术使用决策.  相似文献   
82.
在简要分析双机的作战需求基础上,针对双机交叉定位的原理,对其定位误差及定位配置进行了描述和分析,通过仿真结果得出了定位误差的GDOP分布图,并结合双机有效定位面积这一指标进行了协调分析,最终确定出双机的最优化配置距离。基于最优化配置距离,可以在保证较高定位精度的同时,使有效定位面积达到最大,更好地为双机提供目标方位和距离信息。  相似文献   
83.
激光末制导炮弹射表基本诸元计算方法是射表编拟领域中的一个新课题,由于无法采用过去普通无控弹的计算方法,必须研究新的方法。研究过程中发现两个问题,一是研究初期确立的基本诸元计算方法不能满足有效攻击区战技指标,直接降低命中率。二是基本诸元解算速度太慢,严重影响射表计算速度。针对这两个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法,使射表精度得到保证,并极大地提升了射表计算速度,使得高价值制导弹药射表编拟方法研究实现了突破,也使射表弹道模型推广应用到作战或训练射击诸元的实时解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4.
85.
86.
本文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从三个方面对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化学》课程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7.
在合成中间体二(4-叔丁基苯基)羟乙酮基础上,进一步合成了双(1,2-二(4-叔丁基苯基)-1,2-二硫代双烯)镍络合物(DYE-02),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中间体及DYE-02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DYE-02自身的光稳定性能及其对菁染料(Cy7)的光稳定作用.结果表明,与双(1,2-二苯基-1,2-二硫代双烯)镍络合物(DYE-01)相比,苯环上引入叔丁基后,DYE-02的最大近红外吸收波长在885nm,发生明显的红移,具备更好的自身光稳定性,并且能明显提高菁染料的光稳定性.  相似文献   
88.
武器系统使用可用性评估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一种可实时评价系统使用可用性的过程仿真模型,并用一案例说明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89.
研究了从物体二维照片重构其三维CAD模型的算法。通过物体在不同方位的一组照片 ,选取一定数量的配准点 ,该算法能够计算出照相机的运动参数 ,进而得到物体表面的 3D几何信息及CAD模型。算法充分考虑到了CAD建模的可制造性约束 ,具有精确、稳健的特点 ,在逆向工程建模、计算机视觉、机器人领域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
运用场匹配法,结合Ka波段过模慢波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轴对称周期慢波结构色散关系的理论推导,得到了一种快速、准确计算适应Ka波段过模慢波结构的色散特性计算方法。根据推导结果,采用MATLAB程序编程计算了Ka波段过模盘荷波导的色散曲线。将计算得到的色散曲线与成熟的商业软件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误差在2%以内,验证了数值算法的可靠性。计算得到的色散曲线可以辅助选取Ka波段微波源的结构参数,对器件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