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0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101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38篇 |
2011年 | 39篇 |
2010年 | 48篇 |
2009年 | 47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49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5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活塞环非圆轮廓数控仿形加工系统及伺服机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要综述了国内外活塞环理论研究及加工技术的发展状况,介绍了活塞环加工的一种新的方式和技术──活塞环非圆轮廓数控访形加工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详细论述了其伺服机构的设计,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2.
203.
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界面力影响的自由界面复模态综合法。根据模态加速度法导出了部件的物理坐标表达式,再根据系统的虚功原理导出了系统广义坐标的运动方程,从而大大地缩小了系统的独立坐标数。并且在执行过程中不需求出部件的全部复模态。该方法很适应于系统各部件分散情况下的单独实验和计算,从而使得计算和模态试验更有效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4.
为预报化学反应过程,应用DSMC方法研究了双原子分子的离解反应,讨论了高温情况下(T~Ea/k)采用由实验测定得到的反应速率与气体温度间Arrhenius经验关系式的可靠性问题,分析了振动热非平衡效应对于离解反应速率的影响,给出了由DSMC方法得到的离解反应速率与气体温度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205.
本文是一篇关于C~3I系统的概述。它介绍了C~3I的各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是如何组成一个系统的。另外,讨论了几个与C~3I系统有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0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系统信息量的提升给军事系统效能评估带来了新的问题。针对系统效能分析数据非线性、高维数、强耦合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站场技术的效能评估决策支持方法。通过数据恢复、约减、求精与重构操作,对评估数据进行了处理,并搭建了数据站场立方体,降低了数据间的依赖性,满足了不同层面系统分析的需求。以面向任务的网络化火控系统的为例,进行了系统效能评估、时效性评估和指标分析,从三个层次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仿真系统效能评估决策中,获得了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7.
针对双序列跳频(Binary-Sequence Frequency Hopping,BSFH)在对偶信道被干扰的情况下会导致通信瘫痪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伪随机线性调频的双序列跳频通信系统。在发送端利用线性调频信号对每一跳载波进行带内扩频,接收端将解跳后的信号作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然后通过抽样判决得到发端信息。构建了相应的系统模型,推导了其在跟踪干扰和部分频带干扰下的误码率数学表达式。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在最坏跟踪干扰下,该系统比BSFH约有5 dB以上的性能增益;在部分频带干扰下,达到相同误码率时所需的信干比,改进方法比BSFH低约4 dB。 相似文献
208.
本文提出了一个液体火箭发动机双组元自燃推进剂高压燃烧过程的计算模型。模型考虑了偏二甲肼的分解反应、四氧化二氮的离解反应、高压蒸发、液滴二次雾化以及燃烧室横截面上混合比和流强分布的不均匀性。应用该模型对FY-2型发动机的三种喷注器结构的燃烧效率及能量释放分布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与试车数据和现象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209.
文中解决了100升卧式混合机搅拌固体推进剂药浆的温度远距离自动测量的技术关键——测温点的选择和测温头外形、尺寸及安装结构的确定,从而实现了药浆搅拌温度的自动测量。本文还对测温头插入误差作了计算。 相似文献
210.
针对多旋翼无人机机身系统振动过大导致飞行状态不稳的问题,基于有限元仿真技术与实验方法,进行了减振分析。通过频率分析,确定系统振动过大的原因为固有频率与激励频率耦合导致的共振现象,且共振频点的模态振型包含一阶挥舞、一阶摆振和二阶摆振振型。提出了优化机身壳体截面形状的设计方案,在不增加额外质量的情况下,将一阶挥舞、一阶摆振和二阶摆振振型对应的频点分别提高37.23%、22.47%和18.43%,有效规避了机身共振现象。仿真实验证明,提出的有限元仿真与实验结合的减振分析思〖BHDWG8,WK10YQ,DK1*2,WK1*2D〗〖XCMWL.TIF;%129%129〗听语音 聊科研与作者互动 路及优化设计方法,可为旋翼无人机减振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