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分布式系统仿真技术研究及其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舰炮武器系统全数字仿真为例 ,讨论了分布式仿真系统的设计过程 ,提出了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网络通信方案、多任务并发控制等分布式仿真中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2.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误差处理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误差处理的研究在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 ,相继出现了一些新思想、新算法、新技术。首先对捷联惯导系统误差模型的研究现状作了系统总结 ,然后对捷联式系统姿态算法和误差处理技术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重点介绍了近期出现的几种新技术 ,最后提出了捷联惯导系统误差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3.
针对在轨对地定点再入方面的问题,重点讨论了远地点单脉冲变轨模式和一般单脉冲变轨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进化算法在轨对地定点着陆的优化变轨分离技术,这样既保证了着陆精度,又保证了所耗能量最小。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4.
在分析基于格理论的信息流控制军用安全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从安全类定义和信息流控制策略两个方面对原模型进行了理论扩展和安全性分析.扩展模型安全类在作为对象和主体时具有相同的表达方式,以及在保持原模型信息流关系情况下,允许同职权等级用户交流他们共知的信息,以及高职权等级用户访问低职权等级用户他们之间共知的信息.以数字文档安全管理系统为例对扩展模型应用进行了描述.实例表明扩展模型更适合实际系统对信息流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35.
研究了网格资源监控理论,介绍了端到端监控组件及LDAP协议。结合基于LDAP的资源监控模型,讨论了装备保障资源监控系统中监控对象的表示及系统的结构设计,并说明其工作机理。  相似文献   
36.
利用MSC Patran软件作为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前后处理平台,以MSC Nastran作为求解器,通过对某型火炮身管在不同压坑深度、定载荷作用下的有限元计算,分析了压坑深度对身管强度及其使用安全性的影响,指出现有标准存在的缺陷,为建立完善的评判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7.
文章首先根据单子对和对角模的定义及性质,构造了两个新的对角模,其次给出了可分配单子与单子对的相互构造,最后刻画了单子双模与单子对角模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8.
在分析剩余射程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弹道特征参数弹道高y及速度矢量分量Vx和Vy为解释变量,以回归分析方法为数学工具,建立脉冲末修弹剩余射程预测模型。以目标点与弹丸预测落点之间的差值为广义弹道偏差,结合数值仿真,对落点预测导引进行深入研究,验证了回归分析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9.
战术级指挥信息系统(T-C4ISR系统)是指挥控制师或师以下部队遂行战术任务的信息平台.围绕T-C4ISR系统用户界面设计相关问题展开如下研究:通过智能化战争条件下T-C4ISR系统界面应具有的新特点引入,首先介绍了美军T-C4ISR系统界面设计理论的演变;结合美军RAPTOR系统,介绍了生态界面设计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应用;分析了生态界面设计理论对我军T-C4ISR系统建设的一些启示,并展望了下一步可以开展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40.
针对四旋翼飞行器的稳定性在实际应用环境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不易对其进行高精度轨迹跟踪,提出一种滑模自适应鲁棒控制算法.系统整体采用内外环控制思想,将位置部分作为外环子系统,将姿态部分作为内环子系统,对两部分分别进行控制器的设计;通过运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判断控制算法是否能够使系统最终达到渐进稳定;最后进行仿真和实验研究,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此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