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41.
本文主要阐述了表面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将来的发展趋势,针对国内外枪械的表面处理工艺方法及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42.
从无动力逃生梯的工作原理、自身优点、疏散能力和产品造价等方面与安全疏散楼梯进行比较,对无动力逃生梯部分替代疏散楼梯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最后得出可以根据建筑的消防安全疏散的实际情况部分替代疏散楼梯。  相似文献   
343.
针对充上电荷的固体钽电容器在经受突发性冲击应力时失效造成某型电子干扰弹引信瞎火的现象,本文通过透析固体钽电容器结构与使用环境,分析其失效模式与机理,用锤击试验、发射过程中电容器电压动态测试的方法,验证其失效模式,得出充上电荷的固体钽电容器在经受突发性冲击应力时易造成瞬时短路的结论。  相似文献   
344.
从基于多Agent的虚拟油料保障网络安全优化出发,论述了虚拟油料保障网络引入Agent技术的动因.从网络安全模型框架、内部安全保密机制、通信安全、数据库及信息交换安全、用户交易安全等方面设计了基于多Agent的虚拟油料保障网络安全模型框架的建立和试验验证过程,为确保油料保障网络安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45.
微波辐射Fenton反应降解罗丹明B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enton试剂在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无二次污染等优势,但由于存在降解速率较慢的缺陷,在工程实践中尚未得以推广应用。考虑到微波具有促进有机化学反应速率的功能,采用微波和Fenton试剂联合作用氧化降解罗丹明B,对降解罗丹明B的优化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单一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然后对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降解的优化实验条件。研究表明,微波能有效促进罗丹明B的降解脱色,而且能大大缩短反应时间,降低反应成本,增强Fenton氧化反应的活性,提高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346.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简称ANN)是一种崭新非线性建模和预测方法,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品质和极高的拟合精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一座小型建筑物建立了其空调动态负荷预测的BP模型。为克服常规BP训练算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搜索算法,结果证明是一种高效实用的算法。  相似文献   
347.
岩质边坡开挖应力与变形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非线形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岩质边坡开挖进行了数值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提供的单元生死功能模拟了重庆市某边坡锚杆挡墙工程逆作法施工的全过程,给出了其应力和变形的分布曲线,并对其应力和变形与未加锚时做了分析比较。算例表明,加入锚杆后边坡体上部水平位移分布曲线趋于平缓,在距坡脚约三分之一坡高的地方,比未加锚的水平位移值减少了15%。  相似文献   
348.
为解决储油罐液位测量存在的测量精度不高、价格偏高、可靠性低等问题,引入CAN总线,给出了基于CAN总线的储油罐液位测量系统的总体方案。该系统主要由监控站和现场测控单元组成,对现场测控单元的硬件设计、系统软件设计作了重点介绍。系统已初步形成样机,市场应用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349.
简单介绍户式集中空调系统的由来,分析了制冷剂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全空气系统3种类型的优缺点。结合工程实例,总结出全空气系统舒适、节能、低成本的特点。对户式集中空调的发展及其普及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最后指出其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50.
十六大明确了新的分配原则即“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这是我国收入分配理论和政策方面的革命性突破。弄清楚这一原则的确切含义、实施原因、分配形式、实现途径以及它与按劳分配之间的关系,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优化资源配置,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