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91.
多码组合扩频通过采用多条PN序列叠加传输的方式,在相同带宽条件下相比多进制扩频可有效提高信息承载能力,然而,多条PN序列并行叠加会造成检测性能下降。从解调解扩联合处理角度,提出基于最大似然解调检测的联合解调解扩的软判决算法,该算法通过对接收组合序列进行最大似然网络图相关值路径搜索,完成解调解扩联合处理。从而既克服了硬判决解调导致的信道信息损失,又节省了常规软判决算法中相关器的数量需求。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相同误码率情况下相比硬判决算法提升约6 dB。  相似文献   
592.
593.
594.
改善加工过程润滑条件是延缓刀具磨损的重要途径。将石墨烯作为3034水基半合成切削液的添加剂,研究石墨烯悬浮切削液的硬质合金-钢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对象是由硬质合金YG8制备的金属球和由45#钢制备的圆盘形试件;采用球-盘摩擦副接触方式在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试验,测定了质量分数为0. 1%~0. 9%的石墨烯悬浮切削液的平均摩擦特性和摩擦系数;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磨痕轮廓进行提取,并得出磨损定量评价指数,并用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仪对磨痕进行磨损机理分析;进行切削实验来分析石墨烯悬浮切削液对切削性能指标的改善情况。实验分析结果表明:石墨烯悬浮切削液能明显改善硬质合金-45#钢之间的润滑条件,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显著下降,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石墨烯悬浮切削液的平均摩擦系数较原半合成切削液下降12. 9%~57. 3%,磨损率下降33. 82%,同时切削合力较原半合成切削液下降18. 58%,加工后工件表面粗糙度下降7. 5%。  相似文献   
595.
针对现有弹性体网格变形方法无法有效抑制网格单元出现"负体积"和过度畸变等问题,引入体积弹性模量约束和挤压弹性模量约束,提出一种基于几何约束的改进弹性体法。借助Patrick网格质量参数,选取三维长方体边界在旋转、平移和伸展变形三种方式下的大幅度运动,对比研究引入几何约束后的改进效果。仿真计算二维NACA0012翼型的俯仰振荡和三维伸缩翼变形过程的气动特性,结果表明:基于几何约束的改进弹性体法显著提高了变形网格的鲁棒性,尤其在大变形时能够有效约束较差网格单元,改善经典方法存在的问题,可为非定常流场问题的求解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96.
针对低雷诺数壁面约束流动中皮托管测速误差产生的两大主要影响因素——剪切速度与近壁效应,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分别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并研究各自引起的误差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虽然剪切速度引起的流线偏移规律与相关文献结论基本一致,但是数值结果预测的流线偏移量并不是一个渐近函数;近壁距离在5倍管径即出现较为明显的测量误差,并且发现近壁距离在1倍管径处出现误差的非单调性变化。最后通过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现有的修正方法进行对比,提出了更为合理的修正方程。  相似文献   
597.
为了达到抑制水下电场特征的目的,需要使船身电位保持均匀.采用边界元法建立了空气-海水两层介质中的船体模型,通过改变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中牺牲阳极的数量和分布,定量计算了不同保护状态下的船身电位和水下电场,并进行了实验室船模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对阴极保护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使阳极与腐蚀区域之间保护电流的作用距离缩...  相似文献   
598.
远距离支援干扰(SOJ)是纵深打击战略中的重要环节,现今对远距离支援干扰性能的仿真,一般只以干扰最大作用距离作为评判的标准,不能反映实战真实要求。从远距离支援干扰的目的入手,将单纯的干扰与所掩护战机的突防能力相结合,作为干扰性能的评判标准。通过分析远距离支援干扰性能的主要数学模型,说明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某型设备进行了仿真,得到反映干扰性能的压制扇面图。通过仿真明确了合理配置干扰机的位置是改善远距离支援干扰性能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599.
实现一种"RFID识别+图像识别"的自动车辆识别系统。该系统的实施既能实现对内部车辆的调度和出入控制管理,提高识别率,又能实现对外部车辆的有效监控,包括对外部车辆信息的采集和记录、存储,以达到车辆管理更科学、高效、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00.
模拟火灾现场的热环境对过负荷铜导线在不同温度下加热不同时间,冷却后得到一系列近似于火灾现场中遗留的过负荷铜导线试样。通过分析过负荷铜导线试样的金相组织,找出过负荷之后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对其金相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过负荷铜导线在火灾现场继续受热时,随着受热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其晶粒会进一步增大。在实际进行火灾原因判断时,为了准确反映火灾事实,应根据现场调查取证情况,结合鉴定结论进行综合分析,不断提高火灾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