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针对武器装备定型试验时如何把验前积累大量的先验信息科学合理利用,根据武器装备不同种类的验前信息,确定其分布类型并采用参数和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相容性检验,使经过预处理的验前信息能够为试验所用,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可行性。该方法对验前信息在武器装备试验及结果评定中的应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2.
大型武器系统的技术成熟度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国外技术成熟度评估发展的基础上,给出了大型武器系统的技术成熟度评估方法;以导弹武器系统为例,说明了确定关键技术元素(CTE)的方法和步骤;最后通过对武器系统各单项关键技术元素的技术成熟度等级进行集成评估,得出整个武器系统的系统成熟度等级。  相似文献   
63.
采用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在镁合金基体上制备了FeCrBSiMoNbW非晶纳米晶涂层。采用Flir A20M型红外热像仪对Fe基非晶纳米晶喷涂层的表面温度场进行了实时监测。对Fe基非晶纳米晶涂层和传统的3Cr13涂层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以及摩擦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Fe基非晶纳米晶涂层组织致密,孔隙率低,具有相对较高的硬度和拉伸结合强度;形成了非晶相和纳米晶相组成的复合结构,使得涂层具备较好的耐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64.
为了实时获得滚转弹药的飞行姿态信息,提出了一种速率陀螺与磁强计组合的姿态测量方案。该方案采用磁强计获得大地磁场强度在弹体三轴的投影及其变化率,结合刚体转动运动模型,利用最优估计技术获得了滚转弹药姿态信息。与单点测量方法相比,最优估计方法综合了测量信息序列,不会出现反三角函数双值失控现象,并可获得更高精度。仿真表明:陀螺无漂移时,俯仰角、偏航角的解算精度小于0.1°;采用低成本陀螺含漂移时,姿态角的解算精度小于0.4°。  相似文献   
65.
介绍了DLX虚拟处理器的结构特征和流水线处理机的工作原理,通过矩阵乘法运算实例模拟了程序在DLX虚拟处理器中的流水执行过程,并利用DLX的统计分析工具对流水线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流水线处理过程中潜在问题的解决方法,为设计和改进流水线结构及提高流水线处理机中算法的执行效率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6.
阐述电磁防护工作中仿生研究所需要涉及的学科类型和基本内容,对所做工作在整个仿生领域中进行大致的定位;提出生物一电子研究的对等模型、总体构成和实现基础,细化具体研究的方向、设想和防护模式,并从原型实现的工程角度介绍实施策略,使得复杂电磁干扰环境下控制系统板卡及芯片级防护的仿生构想在技术上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7.
针对现代防空作战训练中联合电子防空作战效能评估的问题,引入物元模型,并结合层次分析法(AHP)提出了基于物元模型-AHP的联合电子防空作战效能评估方法.以某次复杂电磁环境下联合电子防空演习任务为背景,建立了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给出了评估模型的仿真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联合电子防空作战的效能评估中是可行和有...  相似文献   
68.
针对目前车辆信息系统缺乏有效设计方法的现状,结合新时期车辆信息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SysML的车辆信息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明确了车辆信息系统设计过程的阶段和产物,并通过标准建模语言SysML的运用,用模型来支持系统的设计和有效性验证。该方法在智能巡航系统的设计中得到了运用。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自顶向下完整地设计系统、利用可视化的语言准确清晰地描述系统,而且能够在系统设计层面对系统功能逻辑和数据流进行动态仿真和迭代验证。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指导新时期车辆信息系统的设计过程,满足信息系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9.
立足打赢未来智能化战争的作战需求,提高目标探测识别、运动参数估计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解决自主拦截决策建模难度大、决策结果稳定性差等问题,通过引入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重点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多类型目标状态空间模型分析、多探测模式下的目标融合识别技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射击诸元修正等,研制一套自学习防空火力控制系统,有效弥补传统防空火力控制技术在时敏目标状态空间模型、大闭环校射、协同信息处理、控制决策等环节的不足,提升火控系统自修正、自学习能力,为武器装备向无人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0.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ositions and number of pyrrolidine bound to the carbon cage on the stabilization effect of fulleropyrrolidine derivatives to nitrocellulose (NC)/nitroglycerine (NG), we synthesized N-(4-methoxy) phenylpyrrolidine-C60 and four different of bis(N-(4-methoxy) phenylpyrrolidine)-C60 compounds through Prato reaction. Their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UV–vis, 1H NMR, 13C NMR,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scopy,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ir stabilization effect to NC/NG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methyl violet, vacuum stabilization effect, weight loss, and accelerating rate calorimeter tes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se compounds had excellent stabilization effect to NC/NG. The stabilization effect of the fulleropyrrolidine bisadducts to NC/NG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fulleropyrrolidine monoadduct and C60. Moreover, the position where pyrrolidine binds to fullerene in fulleropyrrolidine bisadducts is different, and its stabilization effect to NC is also different. The stabilization effect order of different bisadduct isomers to nitrocellulose is as follows: e-edge > trans-2> cis-2> trans-3.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 and FT-IR were used to study the stabilization mechanism of fulleropyrrolidine derivatives to NC/NG. The EPR results also show that fulleropyrrolidine bisadducts with different addition sites have different abilities to absorb nitroxide, and their ability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monoadduct and C60,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stabilization effect performance t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