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51.
452.
453.
研究炸药冲击波激励工作气体的辐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 ,给出气体冲击波波阵面的数学模型。提出了高温环境下工作气体产生可见光的辐射机理 ,最后提出在冲击波作用下提高气体辐射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4.
针对现代非接触战争的特点,用数学方法研究导弹对抗模型问题,针对作战的不同目的和要求,建立两个导弹对抗的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对模型求解设计了近似方法,该方法把上述非线性规划模型化为多个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对一类较简单的特殊情况进行了仔细分析,得到了分析解.最后指出该方法如何应用于动态实时优化决策.本文的方法可用来预测和评估导弹对抗的效果,为作战实时优化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5.
吴集  杜宏飞  刘书雷 《国防科技》2020,41(6):110-115
针对导弹武器论证设计高成本、高复杂度的问题,本文梳理了导弹作战实验设计服务的多种功能需求,阐述了导弹作战实验设计的数理方法;为构建具有较好柔性的导弹作战实验仿真框架,针对导弹系统多个性能指标,辨析了各类导弹作战实验仿真变量;针对作战实验中的环境和装备特性,梳理了导弹作战实验模型体系,提出了仿真新模型开发框架;结合导弹作战实验案例,构建了实验设计优化方法,提出了作战实验检验设计方案;从运行实验出发,阐述了设定作战想定、建立控制机制、开展结果分析等仿真环节的具体设计。通过这些工作,形成了一种支撑导弹作战实验的柔性仿真框架,为进一步开展基于仿真推演的导弹作战实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6.
提出一种基于统计模型的航空电子传感器多源数据评估方法。分析航空电子传感器量测数据可知,航空电子传感器部分量测数据直接或间接来自两个以上信息源,针对该类型的待评估数据,建立数据评估的统计模型,进而进行系统评估。仿真实验和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进行航电传感器多源数据的评估,且取得了理想的评估效果。  相似文献   
457.
首先以拦截目标期望和拦截目标数量为目标函数,充分考虑多种约束条件建立防空作战目标分配模型。其次将目标分配问题转化为求解模糊规划模型,针对传统目标分配求解算法的不足,采用差分进化算法以提高目标分配决策效率,并通过仿真算例进行验证与分析。研究对于加强防空作战C~4ISR系统的指挥控制能力具有一定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58.
选择AZ91D镁合金为实验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Tafel曲线和阻抗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H2O2的添加量对铈转化膜的微观形貌以及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H2O2添加量的增多,转化膜表面状态越不均匀,自腐蚀电位降低,转化膜电阻Rf变小,较为合适的H2O2添加量为5 mL/L。  相似文献   
459.
基于对油罐惰气置换原理的分析,建立了油气惰化置换过程的紊流模型,采用压力和速度耦合场的PISO算法,完成了油罐惰气置换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用原型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经验证对比表明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进一步研究表明,对于3 000 m^3的油罐,约整个置换过程的前9 600 s,罐内气体处于爆炸燃烧范围,置换约9 600 s后油罐已处于安全状态;"置换死角"出现在靠近燃惰气进口两侧的中央偏下位置;罐内各气体组分除在靠近燃惰气进口一侧的较小空间内对流扩散速度较大外,其他大部分位置各气体组分对流扩散速度较小。这些结论将为油气惰化置换过程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60.
本文通过对子弹运动方程及子母弹毁伤模型的研究,分析了影响子母弹抛撒精度的因素.基于实验数据,利用Matlab对不同影响因素下的抛撒精度进行了仿真与分析.结果表明:抛撒高度和抛撒药量是对抛撒精度影响较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