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对地炮营射击指挥系统的有效度、可靠度、可信赖度、发现目标概率、服务概率等进行了探讨,采用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推荐的基本效能模型,计算出了实施拦阻射击时,地炮营射击指挥系统的效能。  相似文献   
32.
针对表面工程中测量膜基材料性能或结合强度的压入法,分析了其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重要而又困难的接触问题。在引入适当的假设后,文中首次对二维、三维问题等一般情况,分别给出了控制接触的边界条件方程,并进一步使用半解析的数值方法——线法,针对二维情况使用,球形压头和楔形压头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计算结果和不考虑接触情况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剪应力差别巨大,这说明接触问题的考虑对于正确地处理实际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3.
本文建立了一套系统解决单艇用多鱼雷攻击多目标的可攻击判据和求解对应优化占位参数的方法。本文的研究中采用了独特的分析坐标系,这样在解决和建立可攻击判据的问题上,不仅避免了繁杂的数值计算,还给出了完备的解析解形式及系统化的概念。所得结论对发展现代潜艇鱼雷攻击战术和实现作战决策科学化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34.
从离子镀技术的基本原理、试验数据入手,探讨了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镀制大口径炮管的工作原理,并介绍了炮管镀膜设备的基本结构。试验结果表明,镀膜后的炮管,其表面硬度可提高6~9倍、耐磨性提高4倍以上,耐蚀性可达A级,防腐性能比其它方法高9倍以上。从而可有效地提高炮管的使用寿命和贮存可靠性。  相似文献   
35.
本文首次提出将一些新型的微加工共面传输线用于MMIC设计。这些共面传输线分别是共面耦合线(CCL)、共面耦合带线(CCS)、矩形微屏蔽共面耦合线(RMCCL)、共面耦合矩形微屏蔽线(CCRML)。推导出用于计算这些传输线的TEM参数的解析公式,其推导方法为基于TEM模假设,用精确的保用变换。数字结果显示了各种共面耦合传输线的性质。  相似文献   
36.
舰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规定舰舰导弹典型作战任务剖面的情况下,运用美国工业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评估武器系统效能的方法,建立舰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算例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评估舰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为舰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评估提供了有效且便于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基于360度绩效评估理论,从德、能、勤、绩4个方面构建了包含4个1级指标和16个2级指标的军队油料节约人员360度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了多层次灰色评估模型,并对某油料节约小组5位油料节约人员进行了360度绩效评估。案例应用表明,此方法具有系统综合各层评估者提供的"贫信息"的优点,不仅能得出被评估者的灰类及优劣顺序,而且得到了各指标所属灰类和具体的灰色评价权值,使360度绩效较好地实现了绩效反馈的目的。该研究为军队油料节约人员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8.
Af→B,f是平坦同态,M是A-模,本文给出了idAM与idB(MAB)的不等式关系。  相似文献   
39.
以编队对地攻击为背景,对网络瞄准下武器网络化制导决策方法展开了研究。首先给出了制导通路的概念并分析了网络瞄准(Networked Targeting,NT)下网络化制导过程的特点;然后设计了构建制导通路的算法,从制导误差的影响因素出发,分析了影响制导通路性能的因素,并根据制导通路中各编队的对地攻击能力与制导时长建立了通路优选模型;最后从任务机组指挥员的角度设计了网络化制导的动态执行过程,并对算法和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40.
In this paper we study a capacity allocation problem for two firms, each of which has a local store and an online store. Customers may shift among the stores upon encountering a stockout. One question facing each firm is how to allocate its finite capacity (i.e., inventory) between its local and online stores. One firm's allocation affects the decision of the rival, thereby creating a strategic interaction. We consider two scenarios of a single‐product single‐period model and derive corresponding existence and stability conditions for a Nash equilibrium. We then conduct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equilibrium solution with respect to price and cost parameters. We also prove the existence of a Nash equilibrium for a generalized model in which each firm has multiple local stores and a single online store. Finally, we extend the results to a multi‐period model in which each firm decides its total capacity and allocates this capacity between its local and online stores. A myopic solution is derived and shown to be a Nash equilibrium solution of a corresponding “sequential game.” ©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