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41.
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硼酸镧纳米微粒,利用透射电镜、热分析仪、FT-IR光谱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四球摩擦试验机考察了其在水介质中的摩擦学行为,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磨损表面形貌和主要元素的化学状态.结果表明,纳米硼酸镧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能显著提高水的抗磨减摩性能,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在摩擦副表面生成了含La2O3,B2O3,FeO和Fe2O3的复合润滑膜,有效地提高了水的抗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142.
声纳浮标均匀布放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声纳浮标的均匀布放问题,借鉴喷泉最优布放模型对此进行了研究。对声纳浮标的作用距离、平均场强、平均偏离强度进行建模,采用数值算法对正三角形阵的最优布放间隔进行了计算,并对其余两种阵型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论述。经分析,认为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是符合要求的三种基本阵型。所求得浮标间距能够满足工程上的要求,能够为反潜机的浮标布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3.
高功率微波武器作战效能建模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未来战争的需求,从高功率微波武器的作战原理出发,建立了高功率微波武器的作战模型.结合现有技术水平,分别对高功率微波武器关于电子设备和指挥操作人员的损伤距离进行了计算和仿真,验证了高功率微波武器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遂行战役任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4.
海水中点电极对产生的电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参考文献得到的海水中点电极电场计算公式,对位于海水平面上单个点电极在海水中的电场电位、电场强度进行了仿真计算,总结了电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利用两个异号单电极组成电极对来模拟电极式扫雷具电场,并仿真计算了电极对的电场。最后,通过电极对和电偶极子的相似性验证了电极对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5.
TIE算法能对域间出口的选择进行调节,但是该算法的参数计算过于复杂,并且出口选择的调节并不能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可调域间出口选择算法ATIE,该算法能够满足流量工程和网络健壮性要求,并通过参数T的改变随当前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实验表明,ATIE算法能够在控制剖面敏感性和随负载变化的流量工程自适应性上达到合理的折衷.  相似文献   
146.
对于延缓纠正模式的可靠性增长试验,阶段内产品的寿命服从失效率为常数的指数分布,而阶段间的可靠性有阶跃增长,通常考虑以增长因子进行阶段间的信息传递,增长因子的确定成为关键.首先分析常用的ML-Ⅱ确定方法的局限性,提出改进的ML-Ⅱ方法,并对阶段末的可靠性作出Bayes评估.最后仿真示例表明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7.
装备的RMS是装备的重要设计参数,是影响战备完好和保障能力的关键因素.引入GTST-DMLD作为主要建模工具,建立起装备系统的RMS描述模型,以ESD为补充和扩展,对维修过程进行建模.并以GTST-DMLD-ESD模型作为装备RMS仿真的核心,对装备RMS仿真模型的总体框架进行了研究,并对各模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8.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RMS)作为舰船的重要特性,伴随舰船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GTST-DMLD(目标树成功树-动态主逻辑图)作为层次化的功能建模方法,可以根据寿命周期不同阶段特点,支持舰船RMS指标的权衡优化工作.分析了GTST-DMLD特点及其描述舰船RMS的适用性,介绍了GTST-DMLD如何对舰船全寿命周期RM...  相似文献   
149.
根据对现代空战模式的分析,构建了飞机的空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针对以往多指标综合评估模型中权重系数确定的主观性问题,在基于粗糙集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可辨识矩阵计算各指标属性重要度的方法得到客观权重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主观权重系数确定方法的不足.最后,建立了飞机的空战效能综合评估模型,并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该模型的...  相似文献   
150.
卫星导航系统评估星载钟稳定度通常需要大型地面监测网的观测数据和复杂的钟差确定算法,不能基于单站观测数据实现。论文在分析利用单站观测数据评估星载钟短稳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相对容易实现的联合卫星双向载波测距值与GNSS单向载波观测值的星载钟短稳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卫星双向载波测距确定星地几何距离,基于消除星地几何距离的GNSS接收机载波相位观测值估算卫星相对钟差,进而实现其短稳评估。利用北斗系统观测数据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并与复杂钟差确定算法以及利用平滑广播星历的方法(SBE法)进行了对比,本文方法与复杂钟差确定算法计算的结果相符,在1000s平滑间隔内与SBE法结果一致,相对误差小于10%,1000s以上好于SBE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