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针对舰炮武器系统日常维护保养和战备训练使用的主要特点,运用模糊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探索舰炮武器质量评估问题。在采用MDIS多层应用系统架构建立模块化评估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并综合模糊推理,得到舰炮武器系统质量评估模型。该模型能够实现不同型号舰炮的全系统质量评估,为建立舰炮武器装备保障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参考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2.
提出了相关多输入多输出信道下的一种空时分组码、空分复用与波束成型相结合的新方案.该方案利用了发射分集和空分复用所带来的分集和复用增益,并基于接收机反馈的信道相关矩阵设计了一种波束成型器.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案的性能较传统的方案在高信噪比时能获得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63.
针对部队平时弹药训练消耗量预测过程中,样本采集数目较少的实际情况,采用了一种新的预测方法———支持向量机。该方法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原理,较好地解决了小样本的学习问题。并以某部队1997—2002年弹药训练消耗量为学习样本,建立了弹药年消耗量的预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比传统的方法有更少的误差和更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4.
付晓  关武松 《国防科技》2017,38(3):112-115
基于指挥信息系统的作战指挥是一种新的作战指挥方式,给指挥员作战指挥提出挑战,只有深刻认识基于信息系统作战指挥的特点,才能发挥出最大作战效能。文章从六个方面对基于指挥信息系统作战指挥的特点进行了阐述,详述了指挥信息系统的作战特点以及应用特点。以为指挥员了解指挥信息系统,基于指挥信息系统开展作战指挥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5.
介绍了中间冷却器的选型,并用火用分析法来确定中间冷却器流体的进出口温度.计算结果表明,由此方法设计的中间冷却器火用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66.
物资保障能力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物资保障能力指标体系对于物资保障力量的建设、运用、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撇开具体物资的保障,仅从系统及抽象的角度分析军队物资保障及其特点,明确了物资需求与保障的系统性,给出了物资保障能力的确切定义和保障能力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分析确定了具有明确含义的基本保障能力指标,提出了物资保障能力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67.
像素级图像融合方法分类与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图像融合的目的是将同一场景的多幅图像的互补信息合并成一幅新图像 ,以便更好地对场景进行监视和侦察。介绍了像素级图像融合的几种方法 ,按空间域和变换域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分类 ,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重点评述了小波用于图像融合的优点  相似文献   
68.
航空燃料水反应试验是检测喷气燃料和航空汽油洁净性指标的一个重要方法,该方法的试验结果受试验条件影响.探讨了试验条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通过考察摇动速率和摇动幅度,提出了优化摇动速率和摇动幅度的试验控制条件.在摇动时间为2min、摇动速率为150次/min、摇动幅度控制在185 mm、静置时间为5 min进行试验时,其试验结果均呈现很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较好地消除了方法中试验条件控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炮兵目标价值分析与排序的指标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在岛屿封锁这一特定的作战样式中选取了六种属性作为目标价值排序的准则,然后根据对各属性的评分,在权重未知的情况下从最优化角度出发,以各方案与理想方案的距离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目标价值排序的优化模型,并采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终的目标打击顺序.  相似文献   
70.
介绍了电磁同步线圈驱动器工作原理,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驱动线圈的三维模型。在不同结构的驱动线圈的驱动下,分别对电枢所受电磁力进行仿真,得到电枢在不同情况下的受力变化规律;在加载情况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对比不同结构的驱动线圈对电枢的作用力,得出2层驱动线圈对电枢综合作用效果较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