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射击精度小样本检验理论和方法应用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给出了多维正态分布与x2分布的概率性质,讨论了在小样本检验中如何检验同方差的二维正态分布的方差问题.给出了检验中所涉及到的拒真和纳伪概率的重要物理参数和OC曲线.该结论在武器装备小样本检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2.
为从战术角度解决舰载箔条质心干扰和舰空导弹综合反导过程中存在的互扰问题,从理论角度对兼容反导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其中着重就综合反导空域兼容进行建模判定,得出了空域兼容性分析的一般方法,并结合不同作战环境和舰艇机动情况对该方法进行仿真试验,得出了箔条质心干扰和舰空导弹反导战术兼容使用原则和结论.  相似文献   
233.
战术信息栅格信息分发是实现战术级环境下信息按需共享的核心技术。遵循发布/订阅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分发服务(DDS)的战术信息栅格信息分发方法,给出了实现框架和应用实例,并进行了性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信息分发处理性能,基本满足战术信息栅格信息分发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234.
针对现阶段杭州专业市场的消防安全状况,通过分析市场整合改造提升过程中的主要消防问题,结合市场整合改造提升实际提出了消防安全工作对策,以实现市场整合改造提升和改善消防安全环境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35.
阐述了我国消防行政补偿制度的现状,梳理了消防法律法规有关消防行政补偿的规定,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对消防行政补偿范围进行了较深入地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完善我国消防行政补偿制度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36.
随着现实的快速变化,我国刑法关于消防责任事故罪的规定越来越显现出弊端,亟须修改完善。分析了现行消防责任事故罪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修改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37.
为解决雷达测试信噪比很小的信号检测问题,分析了噪声特性和多普勒信号特性,论述了混沌检测原理,提出了混沌检测方法,并通过实验对混沌检测的可行性及实用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38.
分析了密码算法加密过程的功耗泄露模型,给出了差分功耗分析的基本原理,针对ARIA分组密码中查找S盒的功耗泄漏进行了差分功耗分析,并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ARIA密码中S盒查表操作功耗消耗易遭受差分功耗攻击,对800个随机明文的功耗曲线进行实验分析,可获取ARIA加密前4轮轮密钥,结合密钥扩展算法即可获取128位的主密钥。  相似文献   
239.
为提高模拟电路的软故障诊断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特征提取的极限学习机(ELM)诊断方法.先利用DCNN在特征提取方面的优势,从含有电路故障信息的信号中自主提取有辨识力的特征;利用ELM出色的分类性能,构建获取特征的故障诊断模型;通过Sallen-Key带通滤波器电路的故障诊断实验对提出方法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DCNN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优于传统KPCA与KSLPP方法,与ELM分类器集成后得到的诊断准确率达到98.2%,有助于改善模拟电路的故障诊断精度,从而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0.
The explosive reaction degree and protection from explosions are concerns in the military field.In this work,the reaction degree of the composition B explosive wa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Multi-layered compound structures were used as barriers to weaken the blast loads.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using a high-speed camera and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side witness plates,and bottom witness plates was presented.Using the experimental fragment velocities,fragment piercing patterns,and damage characteristics,the reaction degree of the explosive impeded by different multi-layered com-pound structures could be precisely differentiated.Reaction parameters of the explosive obstructed by compound structures were obtained by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Unlike the common method in which the explosive reaction degree is only distinguished based on the initial pressure amplitude transmitted into the explosive,a following shock wave reflected from the side steel casing was also considered.Different detonation growth paths in the explosive formed.Therefore,all these shock wav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must be considered to analyze the explosive response impeded by compound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