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91.
介绍了一种基于传统叶片式液压减振器设计的叶片式磁流变液(MRF)减振器的结构和磁路设计,利用Ansoft工程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叶片式MRF减振器的磁路进行了分析。通过深入分析该型减振器的磁场分布,为减振器的磁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其基本观点是:重视学生的精神状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的精神对话。因此,我们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追求一种教育全人化的价值取向,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人文关怀为宗旨,使得中小学基础教育成为充满人文关怀的乐园,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手段,每个学生成长的平台,师生共同成长的沃土。  相似文献   
493.
科索沃空袭对精确制导及防御技术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科索沃空袭武器的分析,指出精确打击与航天系统支援作战是空袭的主要特点。科索沃空袭为反空袭作战与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94.
传统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质量评价指标没有考虑像素点间的相关性和人眼视觉系统感知特性,导致主客观不一致的现象时有发生。提出了一种主客观相结合评估方法,该方法不仅巧妙地利用了结构相似度(SSIM)作为主客观评价的连接纽带,而且结合局部方差相似度与图像高频信息相对应的特点,通过非线性合并得到了结构相似度的修正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之传统评估手段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干扰对图像细节的影响,而且能够与人类视觉系统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提升了整套评估系统的效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495.
间接边界元法模拟含裂纹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间接边界元法的基本理论,利用二维弹性动力边界积分方程解决了地震波在含裂纹介质中的散射问题。编写了地震波在二维非均匀介质中传播的数值模拟程序,模拟了爆炸点源在含裂纹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分析了裂纹的分布及填充物对波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边界元法是研究含裂纹介质中弹性波传播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496.
在总结山东省临沂市7·29灯具城大火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大火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扑救此类火灾的战法及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97.
在14根方钢管混凝土构件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初应力系数、荷载偏心率、混凝土强度、试件长细比等因素对承载力的影响,给出了钢管初应力对方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承载力的影响系数,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程序进行了非线性全过程分析.  相似文献   
498.
武器系统备件储备量的遗传算法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武器系统备件保障的需求出发,建立了在给出预算经费情况下备件储备量的优化模型。利用遗传算法高度并行、全局寻优的特点,采用了自然数编码的方式,通过实例探讨了该模型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499.
通过电化学腐蚀原理的分析,认为被复线用铜包钢绞合导体是用铜钢混绞导体耐蚀性的3倍,有效提高了被复线的野外使用性能.与装备电缆通用的钢丝、铜丝混绞或混编导体或屏蔽层相比,铜包钢丝还兼有更好的耐蚀性、导电性、导磁性和力学性能,是一类优良的电磁屏蔽用导体材料,为装备线缆的设计采用和性能提高提供了防腐依据.  相似文献   
500.
采用PdCl2溶液的稳定性试验方法,对非晶态Ni-P合金化学镀镀液(ZFHN防腐蚀镀液)的稳定性和试验条件进行了关系曲线测试及分析.规定和提出了其试验条件和最佳控制参数;试验镀液中PdCl2的最佳浓度是2.4 mg/L、可靠的pH值范围为4.0~5.0.温度、搅拌、PdCl2用量、镀液pH值是决定镀液稳定时间的重要试验条件和试验偏差大的主要因素.研究镀液的稳定性高、组分协同稳定性好,稳定试验时间大于3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