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71.
针对某些条件下GPS和北斗可能会由于受干扰而不可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双伪卫星辅助的惯导误差校正新方法。在伪卫星数目只有两颗时,该方法仍可利用伪卫星的伪距测量序列将惯导的位置误差和接收机钟差估计出来。仿真结果表明,在两颗伪卫星处于载体异侧的条件下,如果惯导的初始位置误差为280m,则对钟差的估计精度优于110ns(1σ),对惯导位置误差的估计精度优于70m(1σ)。  相似文献   
572.
建立了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模糊数学方法,确立了该系统的综合评价模型,从而为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73.
在阐述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结构原理及液压系统参数设计的基础上,利用AMESim创建了整车模型。根据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的工作特性,以改善车辆燃油的经济性为目标,提出了基于车辆扭矩需求的发动机和液压泵/马达扭矩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混合动力系统能合理控制扭矩分配,实现不同工作模式的平顺切换,在满足车辆动力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燃油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574.
假目标设置是装备伪装的基本内容之一。高技术战争中要求设置多倍假目标以提高战场生存概率,如何在考虑军事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设置假目标数量是一个难题。基于装备的隐真和示假生存概率,建立了伪装的效费比数学模型,通过对效费比模型的分析对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假目标数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75.
无源双基地雷达系统目标时延和多普勒频移估计,一般采用直达波通道信号与目标回波通道信号作互模糊函数处理,通过搜索互模糊函数的峰值来检测目标。虽然直达波干扰信号的互模糊函数峰值出现在零时延和零多普勒频移处,但其能量远大于目标回波信号,导致信号检测噪声门限增高,旁瓣电平增大,从而淹没目标信号。利用矢量空间的最小二乘算法抑制目标通道中的直达波信号,针对计算速度问题,提出了改进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明显抑制直达波信号,同时该算法也可以完成弱目标的检测,因而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576.
鉴于某型高炮武器系统的复杂性,考虑采用多数据信息融合的方式来实现其效能评估。针对传统D-S理论在融合冲突信息时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数据信息确定证据权重的改进D-S理论,并将其用于某型高炮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应用示例表明改进D-S理论相比其他算法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577.
提出了一种新的雷达抗干扰技术,即波形选择处理技术,指的是从接收的回波中分析出哪些脉冲未受干扰或受干扰程度较小,从而可以有选择地将这些脉冲信号进行相应的信号处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回波进行波形选择处理,可以进一步增强雷达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578.
从火控雷达抗反辐射导弹的迫切需求出发,将间歇辐射理论应用于火控雷达,提出了间歇式目标跟踪方法.首先对间歇式跟踪原理进行了分析;其次,基于单脉冲技术分析了采样间隔的自适应变化原则,同时提出了跟踪性能的评价指标,并进一步对跟踪效果进行了仿真.结果证明间歇式目标跟踪方法可以同时实现对反辐射导弹载机的准确跟踪和对反辐射导弹的有效对抗.  相似文献   
579.
预测作业的运行时间有益于提升系统的调度性能,而聚类有助于训练出更好的预测模型。传统的聚类算法很难将相似的作业名聚类,为了将相似的作业更好地聚类,通过分析其组成成分的语义重要性,构建字母-结构-数字的作业名层次化聚类算法。以两台超级计算机的真实数据为例,实验结果发现,应用此算法聚类后的数据训练模型的预测精度相较传统方法有一定的提升,整体预测精度为70%~80%。  相似文献   
580.
收发同源设备中信号经过下变频、A/D采样、数字信号处理、D/A恢复和上变频等流程,本文给出了相应的信号传输模型,并针对频标相位噪声对信号通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基于上、下变频时刻频标相位噪声发生变化的分析,推导出了频标相噪对信号经过收发同源设备所产生的影响表达式,并得出结论:由于频标相噪的存在,使得信号通过收发同源设备后伪码速率和载波均被引入一个与频标频率变化率相关的因子,可视为引入了多普勒偏移量,并明确给出了该偏移量的表达式。该结论与普遍认为的收发同源可以完全抵消频标相噪的影响有较大区别,实验验证结果较好地吻合了理论分析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