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4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0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41.
研究了隐身条件下双机协同电子战功率分配模型。分析了隐身条件下双机协同电子战任务的基本需求;给出了空战中多点有源压制性干扰的基本模型;建立了双机协同电子战功率分配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模型,将对威胁的干扰效果和机载电子战射频辐射被截获概率作为两个指标函数;给出了多目标优化问题的解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和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双机协同电子战功率分配问题,可以实现空战过程中对敌发现概率的压制,降低我方威胁,达到一定的隐身目的。  相似文献   
242.
针对舰用多相电力推进系统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的需求,将带输入滤波环节的基于电机反电动势的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方法用于多相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推导了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分析了滤波截止频率和转速估算PI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变滤波截止频率变PI参数优化的MRAS控制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具有更高的转速估算精度和静、动态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243.
军事立法技术是军事立法学和军事立法实践的基本要素之一,而军事立法技术的基本问题,则是军事立法技术研究的逻辑起点。从军事立法技术的概念、与一般立法技术的关系、运用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对军事立法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44.
阻击式防空防御体系作为主要的防空防御体系之一,对其作战有效性进行分析显得非常必要.通过运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对阻击式防空防御体系的作战有效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给出了空袭目标突防概率模型,并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进行计算,最后结合一个简单算例进行了分析,检验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45.
模糊控制的现状与发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糊控制方法是智能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要回顾了模糊控制理论的发展,详细介绍了模糊控制理论的原理和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步骤,根据各种模糊控制器的不同特点,对模糊控制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各类模糊控制器的应用效能,最后分析了模糊控制理论的优缺点及需要完善或继续研究的内容,展望了模糊控制的发展趋势与动态.  相似文献   
246.
导弹防御系统信息移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拦截弹单纯依靠弹载红外传感器进行目标识别难度很大,将地基雷达的目标识别结果上传给拦截弹必将提高拦截性能并减轻红外识别负担,有利于降低弹载传感器的配置要求.提出了信息移交的概念,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建立了单目标、多目标和目标群信息移交模型,最后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7.
利用波达方位角及其变化率对运动辐射源的无源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利用波达方位角及其变化率对地面运动辐射源进行无源定位的原理,通过Jacobi矩阵推导出可观测性表达式,讨论了不同相对运动状态下的可观测条件.提出了融入波达方位角变化率信息的MGEKF(修正增益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并通过仿真与只利用方位角信息的MGEKF算法以及经典的EKF(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48.
设计了一种新的MIMO-OFDM系统Turbo接收机中的信道估计器.考虑了信道估计误差对编码比特外信息计算的影响,利用软球形译码器的搜索列表和解码器反馈的先验信息对传统EM信道估计中的软信息近似处理进行了修正,获得了更为准确的软符号统计信息用于信道估计,提出了考虑软符号互相关性的Bayesian EM(BEM)信道估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较传统EM算法具有更低的误码率和更小的估计均方误差值.  相似文献   
249.
采用热重-差热(TG-DTA)、红外(IR)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聚碳硅烷(PCS)的裂解及化学转化过程,从理论上验证了先驱体聚碳硅烷(PCS)600℃裂解产物的准陶瓷特性.先驱体聚碳硅烷在600℃呈现一种半有机、半无机状态,其产物具有准陶瓷的特征,在大约750℃出现无机化转变高峰,固称其为准陶瓷.以碳布、准三维编织体、三维编织体为增强体,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PIP)工艺在600℃制备了碳纤维增强碳化硅(Cf/SiC)准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果表明,以三维编织体增强的准陶瓷Cf/SiC复合材料获得了较理想的结构、性能,所制备3D-Cf/SiC复合材料密度仅有1.27g/cm3,弯曲强度达到193.69MPa,室温拉伸强度为197.69MPa,600℃拉伸强度为167.33MPa.复合材料断口形貌分析表明,在低温600℃制备的准陶瓷Cf/SiC复合材料呈现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250.
带落角约束的再入机动弹头的复合导引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再入机动弹头垂直打击目标的要求,研究了具有末端落角约束的复合导引律.该导引律包括俯冲平面内的制导方程和转弯平面内的制导方程,通过在最优导引律的基础上引入滑模变结构控制,增强导引律的鲁棒性.为了减小控制量的抖振和能量损耗,提出了采用RBF(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自适应调节切换项增益的方案,数学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还表明,与最优导引律相比,复合导引律在外界干扰的影响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制导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