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4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902.
903.
低合金船体钢点蚀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极化试验比较了4种含有不同合金元素的低合金钢的点蚀诱发敏感性,并用电子探针对钢中的主要夹杂物及点蚀诱发后的腐蚀形态作了鉴定.结果表明:镍-铬系钢比锰系钢具有更好的耐点蚀性能;点蚀总是从夹杂物与周围钢基体毗邻的界面处开始诱发;含有硫化物的复相夹杂对点蚀的敏感性更强.  相似文献   
904.
层次分析法在武器系统效能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在武器系统效能评估中 ,武器系统的战技指标 ,是评估武器系统效能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矩阵摄动方法 ,对武器系统的战技指标进行分析 ,建立了武器系统效能能力指数模型 ,并把可靠性和维修性应用于效能计算之中。由此建立了武器系统效能模型并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905.
介绍裂解气相色谱技术的原理和装置 ,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对高分辨裂解色谱技术在火灾物证鉴定中的具体应用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906.
基于视频监控应用的视频压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视频服务器的组成及常见的图象压缩标准,通过深入研究H.263视频压缩算法,提出了基于视频监控应用的三点改进,研究了DCT/IDCT快速算法,并直接采用MMX实现了DCT/IDCT和运动向量估计等大运算量模块,实现了基于H.263的软件监控系统,并在实际中得到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907.
无感电阻网络分流器研制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雷电浪涌发生器短路电流波形的特点 ,研制了无感电阻网络分流器 ,实验证明该分流器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和测试不同量值的雷电脉冲电流时的线性度 ,均符合国家标准GB/T176 2 6 5 - 1999和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6 10 0 0 - 4- 5的要求。  相似文献   
908.
针对典型电静液作动器存在响应速度较慢的问题,将伺服阀引入其中,采用压力和位置双控制回路体系,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和建立了数学模型。同时作动器作为参数不确定性和外负载力变化的系统,在压力控制回路中,考虑其不确定性范围和性能指标要求基础上,基于定量反馈理论(QFT)设计了压力控制器。在位置控制回路中,运用动态压力校正伺服阀流量,消除外负载力的影响;并把位置误差引入压力控制回路,以提高其响应速度。仿真结果表明,其综合性能较好且便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909.
针对现有贪婪迭代类压缩感知重构算法对非高斯量测噪声抵抗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盲稀疏度下粒子滤波匹配追踪稀疏信号重构算法。该算法将鲁棒性更高的Huber损失函数替代常规的二次损失函数,用来增加对非高斯噪声的抵抗能力;并引入粒子滤波实现对原始信号的最优估计,以削弱量测噪声的影响;在信号稀疏度未知的条件下,结合稀疏度自适应匹配追踪算法实现盲稀疏度下的原信号重构。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抵抗因非高斯噪声干扰或稀疏度未知导致的重构精度降低,且重构性能优于现有典型贪婪迭代类算法。  相似文献   
910.
在常见的各种信息隐蔽传输方法中,宿主载体大多集中于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类多媒体信源,而通过射频信号作为载体来实施隐蔽信息传输的技术手段十分缺乏。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噪声调相干扰寄生扩频的隐蔽信息传输方法。在干扰机对雷达、通信等目标对象发射噪声压制干扰信号的同时,将需要传输的信息寄生调制于噪声干扰的相位分量,形成一种类扩频传输信号,并有效隐藏于大功率干扰信号之中实现传输。在接收端通过解扩处理而恢复出隐藏的调制分量,最后解调出其中所隐蔽承载的数字比特流。仿真试验结果显示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这对于电子对抗设备的综合一体化应用和隐蔽通信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