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8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37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给出了三相桥式PWM整流电路主电路 ,分析了其实现单位输入功率因数和不对电网注入谐波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型大功率三相PWM整流电路系统结构 ,其主电路采用了双模块并联的方式。与此同时 ,还探讨了其控制方法和相应的控制系统以及IGBT的驱动保护电路等。最后对所研制的容量为 10 0kW的实验样机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证实了它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292.
黄善春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9,10(6)
不断赋予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新的时代内涵,必须准确把握赋予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时代内涵的基本视阈、主要着力点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93.
构建以突出实战能力为核心的公安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符合公安实战需要的合格人才,对推进我国公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公安实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形成了充分体现公安特色,以突出公安实战能力为核心,以“四大模块为与六性融合”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的深入推广和完善,推动了我院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94.
利用在硫酸介质中二溴对甲基偶氮磺与锶发生灵敏显色反应,生成蓝色配合物技术,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气体发生剂中硝酸锶含量的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2~10g·L^-1检出限3×10^-4g·L^-1,平均回收率101%,相对标准偏差1.63%。 相似文献
295.
为研究气液分离器内使用的折板式捕雾器的流场特性及排液槽对其性能的影响,利用流体动力学计算软件Fluent,采用Low-Re Stress-Omega模型和DPM两相流模型,对捕雾器气液两相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安装排液槽前后捕雾器内流场,分析了排液槽对捕雾器流场速度、液滴运动轨迹的影响;发现排液槽能大幅提高捕雾器的除雾效率,10μm以上液滴基本能够全部去除,但是也会使除雾器压降急剧增大。最后研究了排液槽主要结构参数——折弯直径和长度对捕雾器性能的影响,发现增大排液槽折弯直径和长度均能增加除雾效率,但同时也会增大进出口压降。 相似文献
296.
武器系统总体设计集成框架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支持武器系统总体设计的集成框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基于共享产品模型和过程建模的集成框架体系结构 ,结合某武器系统的总体设计 ,研究了实现这类集成框架的主要技术问题 ,最后 ,给出了一个运用集成框架进行导弹外形设计的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297.
本文针对导弹攻防对抗仿真的特殊需求,讨论了分布表现环境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基于表现模型的、支持层次化表现的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98.
299.
CAD 中的保形曲线拟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描述了构造保形插值曲线的一个新方法,在相邻型值点之间构造三次参数曲线,所构造的曲线是局部的,保形的和G2连续的 相似文献
300.
无人作战对于人和机器两个要素的融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无人作战独特的作战模式和作战环境对于自然人的能力素质构成严峻挑战,高度智能化的作战系统运行速度、海量的数据信息日益挑战人类的反应能力和决策能力,虚拟的、远程的、与现实战场隔绝的作战环境日益挑战人类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机器的高度智能化虽然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潜在的作战能力,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战争失控和道德沦丧的风险。破解人机两个维度的挑战,实现人与机器的深度融合,一方面要利用增强技术从物理、生理、心理三个层面加速提高人类的能力素质,另一方面是强化机器人的伦理安全设计,坚守人类对机器人的控制底线,规避机器人失控和战争“非人化”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