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2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463篇 |
出版年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4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4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3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6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7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6篇 |
1976年 | 7篇 |
1975年 | 7篇 |
1974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72年 | 12篇 |
1971年 | 3篇 |
1970年 | 3篇 |
1969年 | 9篇 |
1968年 | 7篇 |
196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计算了一类二次Hamilton微分系统的一阶Mel’nikov函数,通过此方法对该系统在三次多项式扰动下分岔的极限环个数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63.
空投设备气囊缓冲系统的缓冲特性分析与匹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解析分析法,根据排气口流量方程和载荷运动方程建立了无量纲的空投设备气囊缓冲过程数学模型,并根据此模型构造了气囊的匹配设计图。讨论了排气口面积、气囊高度、着陆初速度、载荷质量、气囊底面积及排气口开启压力等参数对气囊缓冲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空投设备气囊缓冲系统的参数匹配设计方法,为空投设备气囊缓冲系统的匹配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4.
65.
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研究对于实现雷达探测、识别、跟踪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又是体现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参数曲面能精确模拟目标的几何外形,提高计算精度。采用参数曲面——双线性表面建模,运用物理光学(Physical Optics,PO)法计算电大尺寸雷达目标的RCS。通过仿真结果与文献计算结果和实际测量结果的比较,证明了用该方法计算电大目标的RCS是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66.
67.
基于RDC模块的角度测量仪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便携式的角度测量仪.介绍了自整角机/旋转变压器信号处理原理,设计了信号量程放大电路.通过单片机控制,将角度信息显示在测量仪上并将数据传输显示在PC机,实现了角度监测.测试验证表明:该设计方法测量精度高、电压信号输入范围宽、可靠性好,完全可以满足角度测量及实时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68.
间歇采样转发干扰以及改进的重复转发间歇采样干扰是对线性调频雷达的有效干扰样式,但其形成的假目标幅度较小,能量损失较大。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一种间歇采样累加干扰,该方法通过将数字储频后离散采样信号的幅值进行累加,在获得干扰幅度的同时实现信号的最大相干性。通过理论分析可知,信号脉内周期性变化会对干扰信号产生影响,因此又通过对累加信号幅度较低部分进行幅度倍乘和对间歇采样信号取绝对值后累加,得到2种改进方案:倍乘调整间歇采样累加干扰和绝对值间歇采样累加干扰。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间歇采样累加干扰是对线性调频雷达的一种有效干扰,能够产生较好的欺骗和覆盖干扰效果,并且假目标幅度较大,工程实现简单,节省功率。 相似文献
69.
70.
Nathaniel L. Moir 《Small Wars & Insurgencies》2017,28(6):909-946
This article assesses Bernard Fall’s concept of Vietnamese Revolutionary Warfare in Indochina between 1953 and 1958. It also investigates differences in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Revolutionary Warfare between Fall and proponents of French military doctrine known as la guerre révolutionnaire. The last component of the article considers limits of Fall’s influence on counterinsurgency doctrin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