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2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3篇
  1969年   9篇
  1968年   7篇
  196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针对导航战、城市或者室内环境中,可见卫星数目小于3颗,用户位置未知时,接收机无法完成授时等问题,并结合我国已有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和CAPS系统)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IGSO卫星的多普勒定位单向授时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卫星信号的多普勒频移,采用积分多普勒计数计算用户位置,完成单向授时功能。分析结果表明,使用3颗IGSO卫星搭载透明转发器载荷,可使我国领土范围内的定位授时可用性基本达到100%;静态观测用户,长期测量定位精度可达3m以内,授时精度误差小于100ns。由于该方法最少只需观测1颗IGSO卫星信号,这为导航战背景及微弱信号环境下的定位授时服务,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02.
根据现代干扰机特点,建立"多对多"雷达有源干扰资源分配数学模型,结合分配算法的具体应用环境,提出了基于多Agent分布协同拍卖的雷达干扰资源分配算法,实例表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503.
广泛应用于超宽带雷达的无载波窄脉冲信号具有较高的距离和角度分辨率、超近程探测能力、便于目标识别、抑制混响起伏等独特优势.现将其应用于水下声纳系统,水下窄脉冲信号具有宽低频特性,从相关方法出发,讨论无载频窄脉冲对体目标信号的检测.根据窄脉冲信号脉宽内相关特征不变特性,体目标信号经过相关器和特征判决器,可明显减小虚峰出现的概率.数值模拟和实验均验证并证明单次检测即可检测到目标信号,精确检测峰值出现时间.  相似文献   
504.
时变环境下基于加速寿命试验的产品故障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可靠性模型及分析方法无法分析产品在时变环境下可靠性的缺陷,提出了时变环境应力下产品可靠性预测方法.引入比例风险模型描述产品可靠性与工作环境因素的关系,结合加速寿命试验数据,利用极大似然估计确定基准失效率函数及各环境因素协变量回归系数.在假设产品工作环境应力转换时间确定的情况下,建立了时变环境下可靠度分析模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05.
针对竞争失效产品加速寿命试验存在试验时间长、费用高、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onte-Carlo仿真的竞争失效产品步降加速寿命试验优化设计方法.采用Monte-Carlo对步降加速寿命试验进行仿真模拟,以正常使用应力下的p阶分位寿命渐进方差估计最小为目标,以各试验应力水平及对应应力下的试验截尾数作为设计变量,采用MIE理论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基于仿真的竞争失效产品步降加速寿命试验优化设计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506.
针对实际作战环境中的不同威胁等级和不同威胁实体的威胁源,提出了改进型的Voronoi图,并建立了基于改进型Voronoi图的航迹规划空间;基于A*算法的估价函数在不同阶段对指标的敏感度不同,在传统的启发式A*搜索算法基础上提出了动态权值A*搜索算法,提高了航迹搜索的效率,实现了航迹搜索过程快速性和准确性的结合。最后通过Matlab仿真计算出由动态权值A*算法得到的最优航迹,并进行了航迹的平滑处理,仿真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07.
建立了四轮全向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四轮全向移动机器人执行器的机械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反馈控制设计了四轮全向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控制器,利用逆动力学补偿控制设计了四轮全向移动机器人的动力学控制器,实现了基于动力学与运动学的四轮全向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系统设计。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完成了基于动力学与运动学的四轮全向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仿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轨迹跟踪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08.
The economic theory of defense has traditionally described public safety as achieved through investments that deter adversaries. Deterrence is, however, ineffective and pre‐emptive defense is required when a population of intended victims confronts supreme‐value suicide terror. A moral dilemma then arises, since pre‐emption may impose collective punishment, while in the absence of pre‐emption the population of intended victims is exposed to acts of terror. We consider how a population of intended terror victims confronts the moral dilemma, and compare the threatened population's response with the public‐safety recommendations of external judges who are not personally affected by the threat of terror.  相似文献   
509.
An examination of past analyses suggests that today's sailors may be less responsive to compensation changes than previous generations. Such a change could make recruiting and retaining high‐quality sailors more difficult. However, variation in researchers' decisions over time may simply have created the appearance of such a change. Our results suggest there is little variation in the pay elasticity over time. In contrast, the different reduced‐form models we use to measure this relationship can explain most of the variation in the literature. Therefore, th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while sailors may have changed over time, their response to compensation has not.  相似文献   
510.
Abstract

This paper offers a simple strategic framework to help governments identify various policy mechanisms to minimize public sector corruption. The paper offers a formal model that blends the economics of crime with identity economics and money laundering. It presents a partial equilibrium framework that focuses on a representative public official engaged in a mix of legal and illegal effort. The model introduces various levers a government might use to impact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illegal effort.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help turn volatile vicious cycles of political instability, into steady virtuous cycles of stability, grow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