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51.
在当前的世界新军事变革中,网络中心战和军事信息网格是两个极重要的、具有发展趋向性的概念。本文阐述了"网络中心战"是军事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的产物,以及美军网络中心战和 全球信息网格的内涵,并对应用网格技术建设我海军信息网格,实现我海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一体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52.
阐述了网络中心反潜战与平台中心反潜战指挥与控制的区别,分析了网络中心反潜战中指挥控制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53.
典型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比较典型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进行综述。首先讨论人因可靠性的基本定义;然后选取几种比较有代表意义的第一代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以此为基础介绍第一代方法的基本思想和特征;接下来分析第二代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中两种典型方法,讨论它们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它们相对于第一代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的优势以及自身的一些问题;最后展望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54.
755.
756.
757.
758.
机器学习是通过数据训练使机器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计算机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和前沿领域之一。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机器学习领域相关SCI论文和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库收录的机器学习领域相关专利为数据源,运用科学计量方法对文献数据和专利数据进行时间、地域和机构分布分析,展示了机器学习领域研究实力的分布情况,并对机器学习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主题聚类分析方法及可视化软件VOSviewer,挖掘出机器学习领域的关键技术、技术热点;最后对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为我国机器学习发展布局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59.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渗透,智能化无人化装备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型谱体系日渐完善、作战能力显著提升,已成为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聚力发展的新质力量。本文从作战体系、系统平台和支撑技术等三个方面对主要军事强国无人化装备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无人化装备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指出无人化装备技术呈现出成体系、成系列、成规模的发展总体格局,正朝着集群化、实战化和自主智能决策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充分借鉴外军先进经验,紧密结合军事斗争准备需求,提出了发展军队无人化装备技术的基本思路、主要原则和具体举措,积极探索适合军队特点和规律的无人化装备技术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60.
离子推力器栅极组件热态间距测量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完成LIPS-300离子推力器三栅极组件在真空、高温环境中微小热态间距的高精度测量,设计了一套使用远距显微镜的非接触摄像测量系统。基于拍摄的图像,运用交互式分区方法获得多个圆形合作标志稳定、清晰的边缘,利用合作标志和标定片完成图像放大系数标定、图像畸变校正以及栅极热态间距亚像素级测量。精度验证实验表明,本系统在非加热情况下测量精度优于6μm,在加热情况下测量精度优于12μm。大气环境下的加热实验结果显示屏栅和加速栅温度差越大,栅极热态间距的减小量越大,当温差最大为150℃时热态间距减少量达到最大,即420μm。同时,由于安装环的热变形影响,栅极在热稳态时热变形量下降、在冷却期时产生负位移现象,测量结果与国外同类实验趋势一致。系统满足栅极组件热态间距测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