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61.
随着复杂系统仿真技术、计算能力和数据管理能力的发展,仿真数据逐步呈现大数据特点,评估指标之间也存在高维度、高冗余、高相关等突出问题。结合上述背景,分析了基于体系仿真的效能评估问题研究现状,介绍了深度学习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采用合理的指标约简方法、使用高效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效能评估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2.
通过对指挥控制成熟度的评估,有助于提高指控方法的运用能力,从而更加高效地履行作战使命任务。根据北约研究分析与仿真委员会(SAS)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网络赋能指挥控制成熟度模型,利用社会网络、复杂网络分析相关度量指标,从决策权分配、信息分布以及成员间的交互模式进行研究,为面向任务的指挥控制设计提供一种度量指标。设计了相应的典型案例并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3.
164.
165.
研究了传感器失效下飞控系统的容错H∞滤波器的设计问题。将未知有界的传感器故障矩阵转化为一类动态区间矩阵,在给定允许的失效范围内,提出了保证滤波误差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同时对于外界干扰具有期望的H∞扰动衰减度γ的容错H∞滤波器设计方法。最后,以Navion飞机在海平面平飞的纵向小扰动线性系统为例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6.
兵力实体建模是海战场作战仿真的关键环节。以海战场作战仿真系统,根据雷达系统工作原理,结合工程实际,建立了雷达系统的相关功能数学模型。深入研究了雷达的截获概率模型、测量误差模型和滤波计算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雷达模型的有效性,满足仿真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7.
应用非结构化网格离散结构,建立了具有太阳辐射及背景辐射与对流换热的坦克炮身管温度场的简化模型和身管弯曲计算的简化模型,对仅受太阳辐射以及背景辐射与对流换热相耦合的身管温度场进行了计算,求得身管径向的温度-时间曲线,并分析了身管外表面温度的变化规律。以温度场模型为基础,计算了坦克身管的弯曲量与温度场变化的关系,并提出减小此射击误差的措施。该模型对提高坦克射击精度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8.
提出了一种空中多红外目标威胁程度排序的方法:首先,提取红外图像中能够表现目标运动特征的参数,分析了各参数对目标威胁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修改传统的优势函数,提出一种基于目标运动参数的分层威胁程度排序法;最后给出了仿真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排序法可以全面、有效地完成空中多目标威胁程度排序的计算。  相似文献   
169.
C4ISR(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Computer、Intelligence、Surveillance and Reconnaissance)系统开发的仿真活动贯穿于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仿真支持过程联系着C4ISR系统开发仿真的各类要素。首先对C4ISR系统开发仿真支持的内容进行分析,从生命周期维、仿真产品维和仿真任务维三个维度描述仿真支持内容之间的联系。然后分析了C4ISR系统开发仿真支持过程的层次性,应用UML描述了支持过程中的仿真项目模型和仿真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网,对C4ISR系统开发的仿真支持过程进行建模,分析了支持过程中活动、产品、角色、约束四类要素的Petri网表示方式。最后在一个C4ISR系统开发仿真支持实例中应用以上分析和建模方法,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0.
在BiCR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求解非对称线性方程组的s-BiCR算法。首先,给出了s-BiCR的基本计算框架,介绍了算法基本原理及参数求解方法;其次,通过分析s-BiCR中剩余向量与方向向量序列的基本性质,推导出减少参数求解计算量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为高效的s-BiCR算法;最后,证明了s-BiCR的正确性,即在第i步产生的近似解与BiCR第is步产生的近似解是一致的,同时,通过性能分析发现,s-BiCR的同步通信次数与访存次数明显少于BiCR,说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并行特性和数据本地性。大量实验验证了s-BiCR的高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