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26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14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53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61篇 |
2012年 | 48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66篇 |
2009年 | 86篇 |
2008年 | 78篇 |
2007年 | 97篇 |
2006年 | 40篇 |
2005年 | 58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105篇 |
1998年 | 59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以实验室污泥和污水厂污泥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超声波辅助微波消解预处理测量污泥金属元素的方法与程序。首先通过超声波分散污泥絮体,然后对污泥进行加热预处理和微波消除,最后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量污泥中的金属元素。结果表明,150 W超声波作用于25 mL污泥3 min为超声波分散污泥的较优条件,能保证后续操作过程取样均匀。微波消解前适宜的加热预处理条件为90℃,20 min。实验室污泥微波消解的较优酸体系为2 mL双氧水+4 mL反王水(或4 mL王水);污水厂污泥微波消解的较优酸体系为1 mL氢氟酸+2 mL双氧水+4 mL王水,同时,第3阶段消解条件为压强2.0 MPa下消解20 min。超声波辅助微波消解预处理具有用酸量少、简易快捷、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等优点,测量K,Ca,Mg,Fe的相对标准偏差≤2.75%,加标回收率为97.5%~102%。 相似文献
152.
在实际应用中多种类型阵列误差同时存在,针对这种情况下阵列误差方位依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流形分离技术(manifold separation technique,MST)的改进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可以有效解决多种阵列误差影响下的波达方向估计问题.利用MST获得包含阵列非理想特性的采样矩阵,从而进行精准测向;通过二维傅里叶变换求解二维空间谱,与现有MUSIC校正算法相比,减少了谱峰搜索的运算量.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可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3.
刘奕明;段立;谢振杰 《火力与指挥控制》2023,48(7):23-28
军事法律法规对战场军事行动意义重大,而查阅文本的方式已无法满足辅助决策需要,传统知识图谱三元组知识表达能力有限、层次性弱,难以适用于结构严谨、层次鲜明、语言精炼、语义丰富的军事法律法规。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军事法律法规元知识网络构建的一般方法,将文档结构信息融入元知识网络,改善了传统知识图谱层次感不强、邻接关系弱化的缺陷,可对问答结果形成完整解释,从而更好地为指挥员提供军事决策辅助。 相似文献
154.
针对有人机动雷达/无人机集群(manned mobile radar/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luster,MMR/UAVC)编队指挥控制系统结构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未来无人机蜂群探测任务为背景,提出MMR/UAVC协同探测作战模式,结合编队组织结构和作战流程,对指挥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提出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包括决策规划层、协同控制层和效能评估层的递阶式指挥控制系统结构,概括了各层次主要功能与逻辑关系。对指挥控制系统的关键模块和支撑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5.
为解决位姿不受控情况下柔性关节空间机器人系统预抓取阶段的关节跟踪控制和振动问题,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并结合动量守恒原理进而建立漂浮基三杆柔性关节空间机器人系统动力学方程。为提高柔性关节的等效刚度,引入关节柔性补偿的方法;即根据奇异摄动理论,将柔性关节空间机器人系统分解为慢变系统和快变系统。在此基础上,针对慢变系统设计以时延估计为主框架的滑模控制方法,同时与低通滤波器相结合消除滑模控制带来的系统抖振问题;针对快变系统设计线性速度差值反馈控制系统,抑制柔性关节给系统带来的柔性振动问题。通过仿真验证空间机械臂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快速、稳定地跟踪上期望轨迹,证实该控制方案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6.
以高速侵彻下45钢靶体侵彻阻力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弹体高速侵彻45钢靶体试验,获取了典型弹体对45钢靶体的成坑参数。基于高速侵彻阻力模型对靶体侵彻阻力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流体动力学侵彻模型对不同弹体材料侵彻45钢靶体侵彻深度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撞击速度的增大,45钢的靶体阻力从5. 13 GPa减小到3. 7 GPa;基于材料动力硬度测试方法的靶体动态阻力测试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较好;随着靶体动态屈服强度的增大,靶体阻力呈线性增大的趋势;侵彻深度及靶体动态阻力理论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说明所提动态阻力确定方法可行,可为高速侵彻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7.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两种内旁路构型燃烧性能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环型通道与齿轮型通道两种内旁路构型的燃烧性能,固体燃料为丁羟,燃烧采用总包反应,反应速率由涡团耗散模型计算.研究发现,环型通道在补燃室头部产生突扩回流区,仍为扩散燃烧;齿轮型通道在补燃室头部产生对称的涡结构,能够增强未燃烧燃料与旁路空气的掺混效果,且总压损失与环型相当,综合燃烧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58.
可变形定向破片战斗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可变形定向破片战斗部的作用原理,设计了试验结构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静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LS-DYNA程序对可变形定向战斗部变形过程以及破片的飞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目标方向破片密度和速度都有较大幅度增益,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59.
160.
在给出事件驱动系统安全漏洞的基础上,指出了产生漏洞的根本原因是:系统忽视了输入系统的事件序列之间存在的相关性;系统无条件信任任何事件源产生的事件.针对这两个原因,相应提出了事件序列形式安全分析模型及基于事件源的可信度评估模型,依据这两个模型,构建了一种改进的事件驱动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